随着绿柳巷中第一道炊烟的升起,整个巷子顿时鲜活了起来。
妇人们开始准备一日的吃食,刚起床的孩子们扎着羊角辫在巷子里嬉戏,男子们开始准备出工忙碌了。
有人在巷口日头最好的地方摆了一桌一凳,开始读起了书。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居住在绿柳巷中的多是平民,大半未读过什么书,眼下一个个拿着饭碗,边吃边往巷口看去。
“这是谁啊?”
“咱们这里还住了个读书的呢啊!”
一群白丁中混入了一个读书人,绿柳巷中的平民好奇的对着巷口指指点点。
“这是南阳来的贾麻子……”
“原来是个读书的,怪不得瘦不拉几的。”
“书生嘛,手无缚鸡之力啊!”
“他说的啥呀?”
“听不懂,不过还蛮好听的……”
街坊们不知道少年人读的是什么,但莫名觉得他读的抑扬顿挫,很是好听。
端着饭碗看了会儿,这时有人注意到:“快看,贾麻子后头拉了条横幅呢!”
“娘的,这写的啥呀?”
大字不识一个的白丁们犯难了,好奇的瞅着。
这时候,有人注意到贾麻子家大门开了,小奴婢连翘笑嘻嘻的站在门口嚷道:“少爷要开学堂了,想上学堂的可以来哦!”
哦,原来这读书人是准备教人读书啊!
大字不识的街坊们对于读书人有一种天生的尊敬,连翘话音刚落,便有人按捺不住了,问道:“你这学堂教啥呀,咋个说法呀?那啥《三字经》、《百家姓》还有什么四书五经学么?”
连翘闭着眼回想了片刻,将少爷教她说的话说了出来。
“教一本《史记》,就教一本,只教一本。”
“就教一本啊!”有人大失所望,却还未完全放弃,问道,“那你这就教一本书的学堂,怎么收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