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那苏元琛……”
唐小棠看向她。
唐满玫试探地问:“你知道他是来作甚的吗?”
“是来考童生的。”
即便没有刻意去听隔壁那桌的讨论,唐小棠只听到少年成才,必定考过的祝词,就知道了中心主旨。
据说如今科考严格,一户每一年只报考一位,这是皇帝的考量。
开国这几年,管束最严,规矩最重的该是官宦人家,从上品大臣,至三流小官,还有到普通差吏,凡是与官字搭上边的,都是再三告知自家人,只有一个名额。
但,皇帝却对士农工商的后三位检查不那么严格。
于是便有官员将自己家中已经备考多年待考的学子,换户至商贾家中,一同报考。
这一切还得打点妥当,就像苏家庶子苏元琛,自小就跟着私塾夫子四书五经学习,小小年纪却很会读书用功,苏炳昌不舍小孙浪费这一年,便因着旁支乱节远房亲戚的名头,将苏元琛安排进了唐家,其中细枝末节的各层关系,硬是寻好了理由,丁点都让人挑不出错,好似理应在唐家考。
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不是官府中出一户出两位,其他的,检查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唐满玫眼睛一亮,她原本想若是唐小棠不在意的,她与唐小棠这样分说,怕是会被嘲笑。
但唐小棠能知道苏元琛是做什么的,唐满玫心下稍安。
“你可知道大姐嫁去了哪里?”
唐满玫的脸蛋在月光下显得比平日里少了些孩子气,这年代的人都硬比自己年纪抬上了五岁不止的心思。
唐满玫说的大姐是二伯的嫡长女,这才是唐家所有闺女里,最大的姐姐。
唐小棠有这方面的记忆,自然回应道:“嫁给了一个举人老爷。”
唐满玫又说:“那你可知道我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