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分器清零,计时器被调整为倒数模式,所有人的视线聚焦在剑道上,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长臂舒展,肖铎用剑锋直指对方,身子稳稳地沉下来,一双长腿保持屈膝的姿势,就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随时准备制造出致命的攻击。
杨梅愕然意识到,他这才要开始真正发力。
尽管参照了正式比赛的赛制,这场对决却并未持续太长时间。短短几分钟之内,肖铎卷起一场小型白色风暴,在属于他的剑道上凛冽呼啸、势不可挡。
表示刺中的指示灯持续闪烁,“高手”往往还没来得及还击,就已经被判失分,莫名其妙地进入下一回合。
观众们也无暇鼓掌、欢呼,视线所及之处只有模糊身影,若非计分器上的数字不断变化,根本无法分辨场上的情况。
频繁跳跃的比分是杨梅对整场比赛唯一的印象。
“高手”坚持顽强挣扎,滑步冲刺飞身向前,哪怕失去平衡也不管不顾,终于在蜂鸣器的提示音中结束了比赛。
裁判认定双方互中,因为肖铎是主动进攻的一方,最后判他得分。
这也是“高手”唯一刺中的一剑——肖铎总共刺中四十五剑,每一剑都被算作有效。
保罗用双手在头顶画圈,大喊着“halte(停)”示意比赛结束,勉强唤回众人的神志,提醒他们刚刚目睹了一场怎样的精彩。
啪,啪啪。
一开始是零星的掌声,而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紧接着是欢呼声、呐喊声,以及刺耳的尖叫声。
整个俱乐部彻底沸腾起来,却依然不足以表达人们的狂热之情,那发自心底的激动、亢奋,足以将空气点燃、将天花板掀翻。
杨梅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血液冲突奔涌,耳边反复着肖铎的那句话:“你尽管安心。”
这不是会与不会、练没练过的问题,即便对击剑毫无认知,她也看得出实力强弱的差距——“高手”并非浪得虚名,哪怕有水分,也不至于毫无招架之力——只有职业选手才能把一个大区冠军打得如此狼狈。
摘下面罩,挥舞剑柄向裁判和观众致意,肖铎大步走向对手。两人站在剑道中央,一边握手一边说话,颇有几分惺惺相惜的感觉。
“itoldyou.(我告诉过你)”
保罗转过头,冲杨梅挑挑眉,语气很是自鸣得意。
犹豫了一会儿,她再次选择用英语发问,措辞谨慎地向保罗打听,想知道肖铎的剑法在专业人士看来是什么水平。
对方表现得异常惊讶,瞪大了眼睛反问:“areyouserious(你是认真的吗)?heisthebest(他是最棒的).”
杨梅这才明白,保罗先前的那些形容词、最高级,绝非修辞方法,而是真正的有感而发。
练习赛结束之后,俱乐部里的人纷纷聚拢,排着队向肖铎表示祝贺。“高手”本人也很有绅士风度,与对手几度握手,称赞其绝佳的赛场表现。
那天晚上,杨梅第一次融入现实的法国社会:随俱乐部会员们一起,去洗衣店的小餐馆聚餐,又到街角酒吧里消磨时光。尽管听不懂法语,也不熟悉各项击剑规则,她却能够感受到众人的热情,感受到被接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