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离炤的宿世

孔雀 四叶铃兰 2986 字 10个月前

众人齐声跪拜道:“恭送魏王。”

吴肃并未走出多远,便见齐贵急催着方白晓走远。

吴肃看了眼身后杜中,杜中领会悄然离去。

见杜中走远,吴肃又对随从赵起道:“寻个机会试试方白晓的武功。”

赵起道:“是。”

傍晚,夕阳西下,吴肃倚在廊下,翻看着手中书籍。

忽闻脚步声,侧眸看到杜中快步走近,抬手,当先免了杜中的觐见之礼。

杜中道:“圣上下午找方白晓比剑,不敌,圣上薄怒,方巧小公主跑来玩,不小心被石头绊倒,皇上借故罚了他一个月的银响。”

他点了点头,合上书籍,道:“去大司马府递帖子。”

“是。”杜中退下。

夕阳西下,马车停在大司马府前,他踩着奴才的脊背稳步下车,大司马方谦与其子方白晓已在府门前恭候。

大司马方谦,在回京觐见的第一天,他便见过此人,只一面便对其心生敬仰与亲近之心。

此人虽是武将出身,举止却温文儒雅,言谈更是幽默风趣令人如沐春风,容易让人产生亲近之感。就连乖张的皇兄与多疑的太后亦对此人十分信任。

方谦一生戎马,战功赫赫,而今高居大司马之位,其子方白晓更掌管京畿重兵,方氏一族可谓权倾朝野,可就是这样的家族,这样的大人物却行事低调简朴,为人谦和温润,与他在一起就算普通百姓亦不见拘束,听闻他时常自己种地,亦倡导其门生自给自足,以体百姓之苦,因此在朝中威望甚高。

这样的人物朝堂上手握重兵尽得圣宠无人敢惹,朝堂下门生遍天下百姓更是一片拥护之声。若非有此等人物在,而今的天下恐早已被他那色令智昏的皇兄败光了。

如果方谦能为他所用……吴肃思及此,心中凛然。

互相见过,方谦笑道:“魏王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魏王请。”

他微笑点头,当先举步入内。

吴肃四下打量,方谦见他审视自己府邸,不禁笑曰:“不瞒魏王,今日为迎接魏王,府里好生一顿打扫,老夫方才出府相迎时,偶见路边一物闪烁,还以为是谁不小心掉了银子,走进一看,竟是石头。”

吴肃闻言浅笑,道:“辛苦大司马了。”

方谦道:“还好还好。”

方家随侍家仆低低笑出声来,唯方白晓眼角隐隐抽搐。

吴肃见状,嘴角微扬。

几人入得厅内,依次落座。

吴肃自然上座,刚刚坐好,热茶便已奉至手边。他抬盖细闻,忽觉茶香中竟隐有熟悉的菊香,入口细细品,顿觉心旷神怡心情舒畅,正觉奇怪,便听大司马方谦说:“王上以为这茶如何?”

吴肃抬头见方谦笑等自己回答,无意瞥见其侧方白晓端着茶薄怒地觑了眼大司马,心下疑惑,淡淡回道:“本王听说这碧螺春由于是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具有特殊的花香味,可本王喝过各种碧螺春却从未喝过此等菊香味的。”

方谦笑道:“王上见多识广,一品便知,王上觉得此茶如何?”

吴肃道:“不输大红袍。”

方谦点了点头,道:“王上此赞已是对此茶的最高评价,可惜这茶产量极少,普天之下,也只有一人能种得出来。”

“哦?”魏王越发有了兴致,问道:“不知这茶是何人所种?”

这时却听下首方白晓起身回道:“回魏王,是臣亲手所种。臣技艺浅薄,难登大雅之堂,而今献丑,让王上见笑了。”

方谦闻言却道:“小儿心思敏捷,却生性懒惰,疏于打理,所以这茶产量极少,就连微臣,他也不肯轻易相与。”

方谦竟当着魏王的面埋怨自己的儿子抠门。

吴肃见方白晓又瞪了一眼大司马,不由得再次扬起了嘴角。

吴肃问道:“不知这茶如何种得?”

方白晓恭敬回道:“回王上,微臣喜菊,却又因胃寒而喝不得菊花茶,又贪那香味,便自行研制,种了此种粗茶。”

吴肃淡淡望着他,原来他也喜菊,又品了一口茶,低低道了声:“好茶。”

方白晓闻言微微一怔。

方谦却笑着点了点头。

吴肃放下杯盏,道:“本王今日登门拜访大司马,是有一事相商。”

方谦道:“王上只管吩咐。”

吴肃缓缓道:“本王离京时尚年幼,后母妃过世,因为母守丧,一直未曾纳妃,后帝父仙去,婚姻大事一拖再拖,时至今日仍是孤家寡人。昨日进宫,皇兄提及此事,言及大司马府上有一长女,貌美端庄,贤淑有德,欲配与本王,本王欣然接受。想必就在这几日,圣旨即下。本王听说,方小姐自幼身体不大好,此刻恰在本王封地将养,便想早些派人接她过府,一来,府中珍稀药材齐备,二来,更有随侍医者,传唤方便,只是本王唯恐礼数不周唐突了小姐和大司马,故前来相询。”吴肃的话刚说完,便听方白晓敛眉问道:“爹,皇上真的要将姐姐许配于魏王殿下?”

方谦沉了脸色,斥道:“不得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