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我直勾勾盯着他的目光吸引过来,也低头下头来,灿若星辰的眼眸望着我。
我那颗方才悬在嗓子眼的心,仿佛要从嘴里蹦出来一般,脸怕是已经红到了耳朵根,只觉得双颊滚烫,立马埋下头去,避开了他的目光,怯生生地说:“你……能骑慢些吗?我……感觉喘不过气来。”
“失礼了”他赶忙勒了勒缰绳,让马的步伐放缓了些许:“许久未骑马了,一时意气,让姑娘受惊了。”
我故意把头向他怀里靠靠,感觉到他温热的鼻息就在触手可及处,差不多已经把此番来意抛却到了脑后,只是享受着在他臂弯中的温暖。
这个少年和康奘大哥实在是太不相同。
康奘大哥的身上总是带着粗砺的草莽气味,而他的身上,却散发着淡淡的松木香气,让我忍不住心中悸动,想要把头埋进了他的胸口,听着他胸口的笃笃的跳动声,不明所以地会心一笑。
“姑娘在笑什么?”他低下头发现我在他胸前想入非非、满面桃李的样子,不由也跟着我失声笑道。
“你好好骑马。”
我立马收起嘴角的笑意,装作一副严肃的样子,却把头埋得更深了。
他也没有再言语,只管策马奔驰。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他突然勒住了缰绳,马儿也跟着缓了步伐,他指着前方低头向我问道:“姑娘,那边的人可是你大哥?”
我抬起头,看见远处羊群之中,骑着高头大马胡人服饰,身影熟悉的男子,兴奋地对少年点了点头。
他莞尔一笑,侧身下马,双臂对我伸展开来。
看着我半天没有反映,他又温柔地说了一声:“来。”
我立马会意,他是要我跳下来,好抱我下马。脸上一红,便侧过身子,闭着眼睛忐忑地向下一滑,随即跌进了一个温热的怀抱。
我睁开眼睛望他,他的眼睛依旧带着温柔的笑意,眉眼清隽,煞是好看。
我又一次看出了神,胸口又噗通地一阵乱跳。
作者有话要说:作为一个不看文的作者,我是十分矛盾忐忑的。不太了解现在的市场行情是什么,也不没有心思去了解。毕竟,我提笔的初衷并不在这里。
这个故事的开篇,源自于我多年前看电视时候,突发奇想的一个梗概。
我想每一个脑洞大的少年都曾经与我一样,突然脑洞大开,想到了一个个动人的高潮情节。有些人也许自己在沙发里yy一番后,便就抛却脑后了。而我,却不幸第把它记在了手机的记事本里面,一千字的模样。
未想到许久之后被翻出来质问,才有了把这个故事继续下去的想法。写起来才知道,原来故事并不是只有高潮叠起,还有许多沟壑,贫乏琐碎之处要去细细推敲。最初在脑中如白驹过隙的情节,只是些儿女情长的悲情戏码,如今过了这些年,再缓缓道来时,忽然觉得胸中却也有了别样的想法。
但既然选了第一人称,故事依然还是由女主——李鸾,这样一个无知少女的口中说出。我笔下的女主,没有什么异能神功,也没有什么强大魅力的人格。
换句话说,她甚至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女子。
可是她就这样出现在我的文中,用一双眼睛,一只手,拨开那段旖旎的面纱之下的历史,牵扯出一个又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来。
与史实有异之处,我心中了然。也希望神经粗壮的大家能够谅解。
尽管史实有误,但是我行文中仍要坚持立场的立场便是,“抗击匈奴”绝对是非常伟大且正义的举措,那些民族英雄即便是在如今,仍不应为我们所忘却。
尤其在我听说咸阳茂陵的卫青墓,因为没有被开发成旅游景点,而被不明真像的游客肆意毁坏。在此之前,我对卫青的认识是十分浅薄的,所以感觉有些气愤。但当我试图深入去了解他以后,我觉得,若是卫帅英灵在上,尚可得见的话,也定不会恼羞成怒。
我惊奇的是,在我浅薄的对历史的解读中。卫青这样一个战功赫赫,戎马半生,扛起汉室半壁江山的民族英雄,竟是如此和柔的心性。
尤其在了解了许多他的故事后,我深感此人的胸怀与人格魅力背后,那份非常人所能及的力道。
文中对其刻画不周之处,能力有限,还请谅解。
另外关于汉武帝。不管正史野史,正面反面,大家如何追捧或是棒杀这个人。在我肤浅的眼中,武帝纵是有这样那样为人诟病的地方,我虽是管中窥豹,但与他为政期间,实属之上浩如星海的能人异士伴其左右,与武帝本身身为伯乐,识人断物高明之处,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故事开篇虽然是很水的儿女情长一见钟情,但我真正想写的,并不是只是如此而已。虽然这并不是我十分擅长的文风,但还是希望日后随着主角的行进,能够步入正轨中去。
只是这个过程很慢,也很煎熬。
虽然是作者,但我也像一个被剧透了仍不满足的剧迷一样,明明知道后来的走向,却因为难以做到笔耕不辍,而只能咬着被角自己在被窝里yy□□。
这便是我在这篇文章之前所想要说的一些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