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君见她俩说得有趣,跟着一起笑了起来,一时,崔福家的上了滚茶,崔福也说起早年在外地办差事,沿途遇到风土人情,一大家子说说笑笑,不知几时,外头忽然响起零星的鞭炮声,崔海正看了一眼更漏,说道:“子时到了。”
子时一到,便要开门放鞭炮迎接财神,只要有一家开始放了,外面转眼就像煮粥似的,崔海正坐在轮椅里,他叫崔福取来前几日就买好的鞭炮,看了安哥儿一眼,招手说道:“安哥儿,你去点鞭炮。”
崔海正腿脚不便,往年都是崔福或是小厮阿智去放鞭,徐姨娘听了,嗔道:“安哥儿这才多大,万一鞭炮崩了眼可不是闹着顽儿的。”
崔老姑姑乐呵呵的对徐姨娘说道:“你也太过小心了,安哥儿又不是小孩子,听说有些规矩大的人家,都是当家家主来放炮呢。”
安哥儿到底还是个孩子心性,听说要去放鞭,早就跃跃欲试,崔世君看他满脸期待,拍了拍他的手臂,说道:“跟阿智一起去吧,仔细一些。”
有了崔世君这句话,徐姨娘也不好再说,那安哥儿撩起衣袍,随着阿智一同往外去了。
稍后,就听屋外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炸鞭声响起时,崔福家的带着厨娘一道往厨房去煮饺子了,等到鞭炮声渐渐停下来,安哥儿推门进来,他朝着屋里几位长辈拱手说道:“新春大吉,恭贺新禧。”
一时,自家几个人互相说着吉利话,家里老姑姑最年长,一家人给她老人家磕头拜年,崔世君代替他爹给老姑姑也磕了一个头,崔福家的端来饺子,家人围桌坐下吃了饺子,便各自洗梳歇息。
正月里,崔世君并不曾闲下来,各处人情走动,忙的时候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等到正月十五这日,崔家正在准备过元宵节,毕家忽然打发人来送信,说是崔世雅生了,是个五斤六两的小哥儿,母子平安。
崔世君吃了一惊,她连忙问道:“不是还有个把月么,怎么现在就生了?”
过来送信的人,是毕远文的弟弟和弟媳,他弟媳说道:“昨日夜里,嫂子就说像是要生的样子,家里人算着日子还早,也便没放在心上,不想到了夜里就开始发作,请了隐婆来帮忙,不到半个时辰,孩子就平平安安的生下来了。”
崔世君听完她的话,心里有些不舒坦,妇人产子,就好比要往鬼门关走一趟,他家竟不当一回事,好在是没出事,要是她三妹有个三长两短,她必定不依毕家。
毕家来的弟媳看崔世君脸色不太好看,便住了嘴。
一旁的崔老姑姑听说大人和孩子都平安无事,松了一口气,她喊来徐姨娘,高兴的说道:“快去把催生的东西拿出来,你和世君一起去看看世雅,把安哥儿也带上。”
催生的衣裳鞋袜都是先前就已备好的,徐姨娘笑道:“小哥儿不用催,就顺顺当当生下地,可见这是疼惜三姑娘呢。”
那毕家的弟媳也连忙凑趣几句,说话时,崔福家的找来安哥儿,崔福又去套车,马车出了大门,需先去陈家接崔世柔,姊妹几人同去探望崔世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