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安哥儿,马车转道又送崔世君去往河阳侯府,河阳侯府位于城东宁安大街,四下住的都是侯门相府,崔福赶着马车停在河阳侯府门口,早有婆子等在外面,崔世君下了车,先打发崔福回去,又嘱咐他晚些时候过来接她和阿杏,接着便与婆子自侧门进了侯府里。
崔世君是侯府的常客,她一路穿堂过巷来到正堂,门口的小丫头见了她,扭头往屋里喊了一声:“崔姑姑来啦。”
帘子被打起,崔世君踏入屋里,先绕过插屏走进里间,就见一个体态微丰的中年妇人坐在榻上,此人正是河阳侯夫人,她看到崔世君,笑道:“我算着你也该来了。”
崔世君笑了笑,她上前行了礼,那河阳侯夫人也不多话,叫来下人询问车马是否都安置妥当,听说都备好了,这才和崔世君一起出了正堂。
今日是借着打醮,专程去给侯府的公子请期,河阳侯夫人只带了近身伺候的仆妇,并几个粗使下人,路上,崔世君陪着河阳侯夫人同乘一车,两人说说笑笑,没过多久,车子缓缓出了城。
清华观供奉的乃是元始天尊,自前朝开始,已有五百余年,先帝禅让帝位于当今圣上后,曾于清华观静修数十年,如今,清华观香客云集,俨然已成本朝第一观。
车马行了半日,便到了清华山,上山的路宽阔平整,可供两列马车并行,路上行人车马络绎不绝,走到半山腰,马车就上不去了,一行人只能下车步行。
河阳侯夫人身形丰腴,走了一盏茶的工夫,就累得她微微气喘,崔世君放慢脚步,搀扶着她说道:“上山的路不好走,夫人走慢一些,若是天晚了,在观里歇一夜也使得。”
河阳侯夫人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府里人多事杂,赶上这年根底下,况且还得预备大郎的婚事,真正是哪里都少不了我。”
崔世君微微一笑,她说:“等明年把儿媳妇娶进门,夫人也能享享清福了。”
想到这里,河阳侯夫人也笑着说:“可不是,做了半辈子的媳妇,总算要当婆婆了。”
两人说笑几句,虽是冬日,四下却并不见萧条,上山的行人很多,有平民百姓,也有富贵人家,不知不觉,就见一座山门现于眼前,河阳侯夫人与崔世君不再闲聊,神情肃穆的进了里面。
清华观香火鼎盛,每年都会承办盛大法事,河阳侯府的帖子几日前已送到观里,她们一行人刚进去,就有两位道长等在门口。
两位道长一位道号志文,一位道号志明,管着清华观里的庶物,崔世君与他二人都相识,互相见了礼,便引着河阳侯夫人进了内殿,内殿清幽宁静,少有闲人走动,不一时,就见一个须发皆白的道长迎了出来,他看到河阳侯夫人,笑眯眯的说道:“来了贵客,不曾远迎,失礼了。”
“不敢当,扰了真人清修,原是我们的不是!”河阳侯夫人连忙说道。
这老道长是清华观的观主玉阳道长,论起辈份,先帝也要尊他一声师兄,故此河阳侯夫人在他面前很是客气。
玉阳道长德高望重,崔世君早年还时常与他见面,只因年事渐高,近年来玉阳道长轻易不在人前露面,此次还是因着河阳侯府,崔世君这才又见到他。
玉阳道长与河阳侯夫人问了好,又扭头望着崔世君,他笑着说道:“崔姑娘,好久不见,你姑奶奶和你父亲一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