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就冲着红薯对国家的重要性,皇帝就不可能不给贾琰体面。比起至今还是个女史说的好听是宫廷女官说的不好听就是皇后身边的使唤丫头的贾元春,自然是贾琰的未来更有保障,可能给贾家带来的好处也更多。
听到这里,贾母这才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这是你父亲想的?的确周全。也罢,既然这样,那庄子的收成依旧让两位奉仪帮你收着罢。”又道:“是我错怪了你母亲,你替我给你母亲陪个不是吧。”
贾琰听说,立刻过来给邢夫人行礼,想要给邢夫人磕头,可是她人还没有跪下去,早被邢夫人搂在怀里一通摩挲。
贾母这话一出口,可谓是一锤定音。
可是无论是贾母还是邢夫人王夫人,都非常不高兴。
贾母不高兴,是因为王夫人短视,竟然想着要毁掉贾琰的前程。这是她绝对不会允许的。作为一个积古的老人,又是跟着贾代善从贾家最兴旺的时代走来的几十年的诰命夫人,贾母对宫里的规矩可不陌生。贾母很清楚,跟贾家这样,把两个孙女儿送进宫去并不稀奇,不过这两个孙女儿注定了一高一低。贾元春进宫四年至今还只是个宫廷女官,这样的贾元春要爬上皇妃之位,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花费多少银钱。可贾琰就不同了,就冲着红薯,皇帝就不可能给她太低的位置。
也就是说,贾母从贾琰因为红薯得了封爵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贾琰肯定是会进宫去的,而且一开始的位分就不会很低。
贾母也叹息过,如果贾琰是贾政的闺女那就好了,怎奈贾琰偏偏是贾赦的女儿,而且父女之间的感情很好,贾赦疼闺女,绝对不会跟贾政那样对女儿不闻不问;贾琰不止依赖父亲,还处处为父亲、为家里打算。只不过这种打算从来都是先紧着贾赦、紧着大房,然后惠及贾琏,最后才会惠及整个贾家。
这也是贾母最郁闷的事情。
贾母总以为,贾赦是老义忠亲王旧人,会惹当今不痛快,因此才使劲儿地压着贾赦,希望皇家的愤怒会随着贾赦的沉寂而渐渐消退。
不过,这样也好。
贾母默默地对自己说,看起来还有回转的余地,要不然万岁也不会特赐皇庄和铜舆车了。可见当今万岁并不是很想跟自家计较这些陈年旧账。如果二丫头将来真的能够成为皇妃,也不枉自己谋划了这一场。
当然,贾母私底下也不是没有嘀咕过,这铜舆车都给了,可贾琰的品级是不是低了一点。以红薯对天下万民的重要性,就是给个县主也不算过分啊,可万岁连郡君都没给,只给了一个县君。虽然有铜舆车和皇庄,体面和进项远远胜过一般的县主,可是到底品级偏低不是?
邢夫人也郁闷。这大节下的,被贾母发作了这一场,明明道理是站在她这边的,贾母却没有说王夫人一句不是却字字句句都在数落自己,哪怕最后贾母让贾琰替她赔不是,可被王夫人压了一头的郁闷和耻辱感依旧缠绕在她的心头。只是今天是小年,她不好太过计较而已。
当然,最郁闷的还是王夫人。
就跟贾母以及贾琰、何奉仪温奉仪猜测的那样,王夫人是真的非常忌惮贾琰,生怕贾琰将来进宫了会压贾元春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