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薄荷大着胆子道:“婢子虽然愚钝,也得两位女官指点过几日。婢子清楚,在本朝,奴婢是没有为父母服丧守孝的权力的,只有正经的良民才有。从老太太到二太太,自诩仁善人家,府里体面一些的奴婢,像老太太身边的八位姐姐们(即贾母屋里的八个一等大丫头),还有二太太身边的人,若是家里有个什么事儿,虽然不能为父母披麻戴孝,可大节下不去上房伺候、想寻个清净却是可以的。可老太太对林姑娘的态度,就好像拿林姑娘来哄宝玉,甚至连这点子体面都不曾给林姑娘……”

薄荷越说越小声,到后来,声音都低到几乎听不见。

可不是这话,贾母身边的丫头们都能够在父母去世之后略表心意,反而是林黛玉,打跟贾家扯上关系,父孝母孝都没有守成,还被那无聊之人编排,牵扯出什么原型,说什么林如海是获罪而死,说林黛玉是罪人之女。

简直了!

原著里可没说林如海是获罪而死,只说林如海是死在任上,死在扬州巡盐御史这个官职上,林如海死后,贾琏带着林黛玉回京。原著里甚至通过贾琏跟王熙凤的对话,说林黛玉死后,贾家发了一注三二百万银子的财!

林如海死了,贾家,贾母王夫人等人没人体会林黛玉的伤心,反而弹冠相庆,庆祝他们发了大财!

林如海死后,贾家更是没让林黛玉为林如海守孝,反而让林黛玉陪贾元春游大观园,还让林黛玉作诗!

很多人都说,这是林黛玉自己不好,是她不肯为父母服丧守孝,也不想想林黛玉的处境!如果贾家把林黛玉的孝衣孝服都拿走,只给林黛玉绫罗绸缎的衣裳呢?林黛玉难道还能不穿?她如果不肯穿,就冲着贾宝玉往林黛玉屋里钻的德行,就冲着贾家对贾宝玉的各种纵容,要不了两天,这谣言就会变成“林黛玉不顾父孝在身脱光了勾引宝二爷”了!

林黛玉还能如何?

反正读过原著的贾琰对贾家的人完全没好感,相信这样的人会有亲情、会真心为自己考虑?贾琰觉得,自己还不如直接自杀比较快!

就是因为真正看过原著,所以贾琰才会觉得,贾家上上下下那么多男男女女,邢夫人是自己做不得主儿的,贾赦心里是有点亲情的,贾琏有点良心是可以指望的。也许还要加上贾琮是可以栽培的、惜春是可以伸把手的。

至于其他人,跟贾琰有一个铜板的关系吗?

反正贾琰是不会在这些人身上浪费一滴眼泪!哪怕那仅仅是眼睛的排泄物!

“没错。物伤其类。说起来,姑妈还是老太太肚子里爬出来的呢。可结果呢?我今日如此维护林妹妹维护姑妈,未尝不是给自己积点阴德、希望将来有个人能够维护我而已。你们虽然是新上来伺候我的,可在此之前,你们已经在这府里呆了不少时日了。你们应当清楚我父亲在这府里的处境。如果你们想要离开,我可以给你们卖身契。”

言下之意,只要这些丫头们想走,贾琰连赎身银子都不会要,直接让她们走,卖身契白送。

贾琰屋里的丫头们的卖身契是她自己收着的,这是某日她跟贾赦撒娇,硬要来的。这也意味着贾琰对她屋里的这些丫头们掌握着生杀大权。

听贾琰这么说,屋里的丫头们,无论是一等大丫头,白术、连翘、薄荷、苍耳,还是下面的二等丫头、三等丫头、粗使丫头,只要现在还在值的,呼啦啦地都跪了下来。

白术更是流着眼泪,道:“姑娘,婢子除了姑娘身边,哪里都不去。”

虽然是丫头,可贾家也有很多家生子,像贾母的心腹赖嬷嬷一家,虽然赖嬷嬷的孙子赖尚荣打一出生就上了良籍,可赖嬷嬷和她的儿子儿媳依旧是这府里的奴才。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世道艰难?没了贾家这棵大树,谁家都有可能上赖家敲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