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人来说,做这么多人的饭菜却是实打实的,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到了吃饭的点,这么多人等着吃呢。
于是冯老太太带着儿媳妇,丫头婆子的锅碗瓢盆忙的热火朝天。
早上的稀饭馒头,中午的干饭配肉配汤,晚上是稀饭配肉包子。
冯老太爷亲子给佃户分包子,老太太带着儿媳妇个个问候打点的,佃户们干活更带劲儿了。
半上午大太阳正健的时候,都在地里割稻子,大片金光的稻子全放倒了,摊在田里一排排整整齐齐。
晒了一个正午,到了下午边儿,太阳没那么毒的时候青年壮劳力都轰到田里捆稻子,挑稻子。
一担担的谷子沉甸甸的,全靠人力挑到大瓦房前面的稻场上。
“十四。”冯嫣在屋檐下掰着指头数着。
冯俏凑过去,“数什么呢?”
冯嫣认真的说到,“数他挑了多少担啊!”
冯俏沿着她指的一看,有个穿着白色开襟的后生正放下担子,脚步匆忙的又离开了。
“他挑的最多。”
冯嫣认真的说到。
果然,不一会儿,那个白褂后生又挑了一担稻子回来了,冯俏仔细一看,发现这后生担子上困的稻子都要比其他人大很多,但他看上去反而比别人轻松许多。
冯俏不由多看了几眼,这后生皮肤黝黑,肩膀厚实,虎臂猿腰,一看就是个经常干活的好手。
正好管家福叔过来了,冯俏就问到,“福叔,这人是谁啊,我咋没见过?”
如果是冯家堡的人冯俏自信自己不会不认得。
福叔忙得很,脚下也没停,匆忙道,“哦他牛大壮,那边山脚下独户,蛮能干活,就临时雇到庄子上帮忙。”
“牛大壮,还真壮。”冯嫣随口说到。
冯俏也并未在意,眯着眼靠在草垛旁闭目养神。
那牛大壮再挑了稻子回来的时候冯嫣递了一大碗绿豆汤,十分理直气壮的呼和道,“牛大壮,过来喝绿豆汤。”
牛大壮似乎有些意外,低着头十分腼腆的走了过去,双眼也不敢看冯嫣,接过碗一饮而尽,放下碗就匆忙离开。
冯嫣看着他的背影有些气恼的说到,“这人怎么这样。”
冯俏无声笑了笑,继续眯眼浅睡。
晚上,夜幕降临,夜灯初上,庄子上热闹非凡。
冯俏帮着收拾碗筷出来时正看到大伯冯强在稻场牵着牛拉石磙撵谷子。
冯青和冯睿在旁边嬉嬉笑笑的看着。
另外几个兄弟和一些佃户围在旁边像是好笑的样子。
冯强看了看他们不信任的眼神儿,也不说话,埋头几下还真让石磙滚了起来,一圈圈的很像那么回事儿。
有佃户就说到,“冯大爷当官这么多年竟然还记得打稻子啊!”
老太太生怕儿子受累了,赶紧使眼色,让他换了下来,刘氏适时的递上井水镇凉的绿豆汤。
冯强便和佃户聊了起来,多是些往日的童年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