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周而复始,贾家学社
梨香院本是荣公暮年静养之所,说是住所倒不如说是一座较大一点的书房。老太太想着贾琅不过七岁,单他一个人住,足以。
不曾想,第二日贾府居然收到三品大学士、翰林院士张文通的拜帖,这可是许多年不曾有的事情。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位张大人指名道姓要拜访贾琅。
自此,贾府的人终于明白贾琅成为陈夫子的关门弟子是什么含义了。
老太太原先压着贾赦,不许他修整梨香院,现在拜帖拿在手中,主动给了一万两修葺费,甚至还把和梨香院挨着的几间下人仆房一并打通、扩充。
因为贾琅给贾赦大大涨了脸面,又有邢夫人在一旁吹鼓,贾赦非常大方得把钱给了贾琅,让他自己去折腾。
贾琅有着不可告人之谜,自然不喜人多。
遂梨香院内除十余间屋舍并不增多,反倒打通不少房间。嫌弃里面的物件‘老迈’,贾琅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十几个工匠忙得团团转。
这年头,工商都不值钱,除皇帝御用工匠,一般做一把椅子,木材值八分,而手艺只值二分,这还是顶尖工匠的待遇。
即使把家里所有东西全都重新打造,不过是木头花钱,手工钱几乎算不了什么。
这是这个时代工匠的悲哀,无奈,也无可奈何。
屋舍大小不变,院子自然大了五六倍。
挖坑、通渠、移石、栽花。。。。。
春风吹拂,花红柳绿,野草野花,随风摇曳,好一派让人心灵平和的自然风光。
弯弯一座小拱桥,却精雕细琢,夜晚降临,石柱上晕黄灯光温暖如星光,如梦如幻。
本来院中有几株梨树,但因忌讳‘离’,便却都拔去,换成了桃树。
当桃花随风落下时,微风带着花瓣去了远方,三春和宝玉都觉得落花时节的梨香院是天底下最美的地方。
因小溪将院子分割成两半,光是赏花位面有些空荡荡的。几个丫鬟说可以摆一张茶几、几张凳子,午后休息时躺一躺,也挺惬意。
贾琅倒想到自己前世女友曾心心念念想要一个吊椅,最后因为无处安放,很是遗憾。
在古代,就是这点好,自己动动嘴,下人跑断腿。
把大致样子一划,说是藤编之物,让人去寻或者让善手工者编制。
不出三日,下人便送过来三把不同的椅子。
曲线圆滑,极具古风,深棕晕香,贾琅都有种想要坐坐的冲动。
吊椅有了,贾琅又着人按照椅子的高度定制了一张园桌子,依旧是藤柳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