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别算了,越算我越想。”迎春一把握住探春的手指,颇有些几分任性。

探春也忍不住学着迎春,头枕双手,趴在石桌之上。若是平常,定会被琅哥哥好生取笑一番,如今…

三春姊妹不由想起琅哥哥临行前的景象。

三个月前,京城:

“为何要亲去金陵,你本就有资格在身,直接在京城考试便可。你年岁尚小,独身去金陵,我必是不放心。”贾母知道今日贾琅回来,正等着贾琅来给他请安。

前几日,贾琅被圣上亲口夸奖,几个太妃早已过来夸奖过她,说是‘有孙如此,晚年岂不日日享福’,听得她乐了好几天。

正想着等贾琅回来给他开一场庆贺宴,没想到贾琅回来就说南下去金陵参加童子试,一去便是半年,立即握住贾琅的手,极为不舍。

“老祖宗,离了您,我怎好活。奈何老师严明,不许我走那捷径之路。得知我是金陵祖籍,还不让我早去,怕我被金陵的繁华迷了眼。

如今我年岁也不小了,去外面看看也好,见见世面。再说,金陵是咱家祖籍,去看看贾家族人也是好的,想来他们还感念着您了。”贾琅坐在贾母身边,满面春风,一丝离别的忐忑未见。

“你这泥猴,拿着你老师的命令当令箭。瞧你那高兴的养,出去可是自由了。”贾母听闻是陈夫子的命令,倒也不敢多有言语。

贾母和陈夫子那是同一年代人物,早年在宫中也听过他的大名。后来贾政好读书,曾想过请为老师。偏那个时候,陈夫子在上书房教导皇子,自然不敢请。

后贾珠就读,贾母也曾想要走动一番,但陈夫子言明不收徒,又创立秦风书院,因当时世人皆不看好秦风书院,便没有送贾珠过去。

待到日后想要送去,贾珠也不能够了。

贾琅得了陈夫子亲眼,贾母自然欣喜,陈夫子的徒弟个个皆是人才,全都是官职在身的俊杰,贾琅有此番造化,必然以后能成为贾家的一大助力。

又想贾宝玉日后也是有大造化,若是也能拜在陈夫子门下,自然也是极好。

奈何她还未提及,陈夫子边说贾琅是他最后一位弟子,绝不收徒。贾母虽心有遗憾,但想着宝玉年级尚小,待日后拜在陈夫子那些大官徒弟门下也是极好。

自贾琅被陈夫子收为徒弟之后,在贾府中的地位就直逼贾宝玉。

一来,贾琅是陈夫子的关门弟子,造化自然不必说,就冲这层师徒关系,皇帝都会另眼相看。

二来,贾母心想对贾琅好些,日后贾琅自然对贾府有了归属感,日后帮衬宝玉一把,自不会明面答应,暗里推脱。

在贾府,贾宝玉与贾琅待遇一致,老太太本想将贾琅接来一起居住。但贾琅偏爱清净、不喜脂粉,又说怕自己喜爱清净惹得旁人都不敢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