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看众嫔妃还算安生,点点头,对康熙说道:“臣妾说完了,请圣上训话。”
康熙摆手,“都散了吧。听你们主子娘娘的话,安生在各自宫院里呆着。”又指着张氏、兆佳氏、郭络罗氏几个庶妃,对皇后说:“这几个养着公主的,派个宫位主照应着。”
皇后点头,扫一眼佟贵妃并六位嫔,沉吟一刻,问康熙:“按说,佟妹妹是贵妃,又协理宫务,由她照应,最为合适。只是她自己平日里就常常三灾六难的,妾身实在不愿让她过于操劳。好在端嫔素来稳重,且生养过皇女,平日里亦对几位公主十分看顾。不如这重任交给她担着?”
康熙点头应了。看惠嫔、荣嫔一阵,见二人对皇子十分用心,不再多说。摆摆手,就要众人退下。
佟贵妃领着众人告退,走到门口,便叫过来端嫔,嘱咐她看顾皇女之事。皇后见了,也不搭理。李安安有心问问皇后外头到底审出什么结果,扭头看见宜嫔在后头慢吞吞地挪着步子,略一思索,跟上前头僖嫔,一同出去。
就见宜嫔三步挪不了两步,候着众人都出宫了,咬咬牙折回来。皇后正伺候康熙脱了靴子,换上平底鞋,一会儿好就寝。见宜嫔回来,笑问:“怎么又回来了?可是有什么事?”
康熙也奇怪,问有何事。
宜嫔抿嘴一笑,“倒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就是想万岁爷和主子娘娘了。好长时间不曾陪万岁爷一起说说话,想多留一会儿。”
皇后手上一顿,放下手里平底鞋,重新拿回靴子,给康熙套上,伸手拍宜嫔一巴掌,笑骂:“鬼精鬼精的。本宫岂不知道今日圣上翻了你的绿头牌。还怕我拦着不成!还不赶紧的,伺候万岁爷穿靴子,戴斗篷。”
康熙一笑,“难不成皇后要撵朕?”
皇后苦笑摇头,“哪里是撵您呢?君无戏言,今日您既然点了宜嫔来陪,又不是军国大事,自然还是让宜嫔伺候您会乾清宫的好。”
康熙不置可否,这边宜嫔已经跪着把康熙另外一只靴子给换好了,三毛子看情况,康熙是必走,赶紧领着宫女太监取斗篷、备轿子。康熙看皇后一眼,皇后笑笑,低头嘱咐宜嫔好生伺候。
宜嫔欢喜答应,伸手去扶康熙。康熙这才就势起身,也不披斗篷,对后摆手道:“撵朕朕就走。”话音未落,就大步走了出去。
宜嫔赶忙对着皇后蹲身行礼,三步并两步紧紧追出去。
看二人领着众宫人走远,皇后幽幽一叹,靠炕沿儿坐下,盯着地上两只龙鞋,久久不语。
桂枝在旁伺候,想劝皇后别伤心,心知皇后是为不得不装贤德而难过,却也不知如何开口。正在桂枝为难之际,错眼瞅见小太监多福在门口晃悠,几步出去骂道:“不去当差,在这儿晃荡什么。”
多福见了,喜道:“姑姑容禀,安嫔小主求见主子娘娘呢。还请通传。”原来李安安和僖嫔一同出了坤宁宫东暖阁,僖嫔住钟粹宫,自出景和门往东去了。宜嫔、荣嫔等急着回宫看孩子,就提前告别回去。端嫔住咸福宫,与李安安一道,叫贵妃绊住腿,站在院子里说话,一时走不开,便请李安安稍等,一会儿辞别贵妃,好一起去探望敬嫔。一行人刚刚说完,就见康熙大冬月里,光着头大步往前走,身后跟着宜嫔拿着斗篷,小跑紧随。三毛子带着宫女太监一路紧随。佟贵妃见了,先心疼道:“这大冷的天。”不顾脚下八寸高的高底鞋,咚咚咚几步撵上去,抢过宜嫔手里斗篷,就要往康熙头上盖。康熙前头走的飞快,还当是宜嫔,喝一句:“放肆!”伸手一扒拉。佟贵妃不察,咕咚摔倒在地。康熙听见后头齐声喊贵主,这才知道推错了人。眼瞅宜嫔好端端几步站着,当即骂道:“除了会生事,你还会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