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顾双宅门手记 云峤 1278 字 10个月前

四少爷道:“快想起来,我也好奇呢,临流堂原本是伯祖父年轻时的院落,就是那位奉先帝之命出使瓦剌,后来执臣节亡故于瓦拉王庭的伯祖父。”

顾双闻言心头一凛——没想到广宁侯府还出过这样的英烈,再一想,四少爷称他为伯祖父,若是当年他能平安回到大周,侯府也轮不到如今的老太爷做主。

再看看四少爷轻描淡写地提起这件往事,九小姐又一脸懵懂无知,不由得生出沧海桑田之感。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然而后人也未必爱惜先祖以命搏来的荫庇。

想到这里,顾双的声音不免染上一丝苍凉:“想必和那水渠有关吧,小姐前日刚抄过的,前唐韦应物的‘临流一舒啸,望山意转延’,这儿地势开阔,向东恰能望见钟山。”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大周太_祖皇帝和开国功臣的陵寝散落在钟山北麓。

远山一带,日影昏沉,更衬出此地的凄凉冷落。

四少爷暗想:“原来这丫头颇通文理,怪不得七官另眼看待她,还在老太爷面前指名道姓要带她去新院子,我倒要诈一诈,这二人到底有什么猫儿腻。”

他对九小姐道:“这不是诚意堂的烫样,是你七哥那边的,老太爷赐名‘履贞堂’。”又问顾双,“你说说,‘履贞’二字是何典故?”

国朝科举,除了四书之外,还要从五经中选一部作为自己的本经。读书人也是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思,考虑到五经的难易,选诗经的最多,易经次之,书经又次之,春秋、礼记因内容庞杂、佶屈聱牙,最不受世人待见。

顾明廷在私塾授课,曾讲过《易经》,顾双耳濡目染,算不上精通,却也听说过“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此乃第十卦,履卦第二爻的爻辞,意思为履天之道,天道自衡,心怀幽隐,自成吉兆。

但这些显然远远超出一个丫鬟该有的知识范围,顾双自认没有心比天高,也不希望命比纸薄,便摇摇头,一副很羞惭的样子。

四少爷笑道:“别假装了,你家少爷不曾和你说起吗?”

说完,暧昧一笑,那意思仿佛在暗示顾双,她的伪装早已被看穿了,弄得顾双后脊骨阵阵发凉。

四少爷有心卖弄,将典故从头到尾讲解了一遍,九小姐才不管什么天道人道的,听得直打哈欠。

门外忽然传来笑声:“阿瑞,你这是现学现卖!七官才和你说过的,你就到九妹妹这儿来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