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顾双宅门手记 云峤 1182 字 10个月前

苏姨娘擦了眼泪,叹道:“算了,你也别担心我,哭一场就好了,明日该怎样还怎样。我也不稀罕为这个记恨太太,老爷身边有我的时候还没有她呢,不过是我上辈子作孽,这辈子没落个好出身罢了。”

秀珠怕苏姨娘晚上多想,执意留在她房里陪了一夜。

···

这一夜对于松鹤堂的邵老太爷来说也格外漫长。

崔兴没能如期回来,绝不会是因为寻常事耽搁了行程,这是个办事缜密的人,否则老太爷也不会把他放在长子身边。

第二日一早,邵家的小厮就分头出去打听消息,二老爷、三老爷也派了人,倒是大房一直装聋作哑,这是大少爷发觉事情败露后的无奈之举,与其多做多错,不如让老太爷全权顶着。

老太爷岂能看不出孙儿的心思?只觉得家门不幸,长子、长孙都不是可造之材,因而把七少爷叫到身边,命他做了两篇时文,看他应对得宜、神情自若,纵然家中正逢多事之秋,做出的文章也是气脉平和、文理通顺,看来明年乡试中举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心里宽慰了几分。

家中毕竟还是有龙驹凤雏的,只要有一个这样的人在,便能在庇佑家族兴旺数代。

此时日上中天,正是一天最和暖的时辰,窗外就传来了贺增气喘吁吁的声音:“回老太爷,崔兴回来了!”

···

听闻崔兴回来,二老爷、三老爷几乎同时赶到松鹤堂。

二老爷一派闲适,一身浅灰鹤氅衬得他清瘦的身形如闲云野鹤,三老爷却是脸色青黑,显然一整夜没怎么合眼。

整整一晚,他都记挂着老太爷要收权的事,和妻子商量了半宿的对策,妻子劝他把这几年贪的公中的银子移到别处,暂避风头,他也有此意,两人却在该转移给谁的问题上争执不下。

三太太的意思是交给她的娘家,由她的侄儿罗成文代管,那是个半大的孩子,品性纯良,又从不滥用钱,到时打好白条,绝不会亏了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