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清晨第一缕阳光从屋窗斜射入姜家家祠,一夜的蜡炬明燃,烛台之上百十支红烛燃烧殆尽,台前斑斑的泪痕迎着晨阳又落下一滴。
春晓翻身打滚,即便裹着被子身下坚硬触感的也让她瞬间清醒过来,伸出臂膀摸去,地面冰凉一片。
春晓抽回胳膊将将站起,祠堂仍是那个祠堂,阴凉刺骨,无论酷暑寒冬这里皆是湿冷透心。昨夜暖炉竹榻的情景皆已不再,冰冷的大理石地空无一物,只有一张她刚刚撤离的蒲团留有她身上的一丝余温。
她记得昨晚她说是先睡一轮再折回屋子,结果这一睡竟睡了整整一夜,朦胧之中她倒没觉得受凉,也无甚觉得因睡了凉地板而腰酸背痛,反而夜半之中周身温暖,逐渐落入沉眠之中似是有人护了一夜。
“唔。”春晓揉揉眼,想找那小蛇和姜云生,二人皆不在祠中。这倒让她想起那志怪话本中的某些情景,深夜寂寥,鬼狐幻化成人形与书生在林中相遇,诉尽衷肠。一夜既过,所有的情话尽数变为虚无,书生所看到的亭台楼宇也化作那林间的瘴气直散九霄。
春晓觉得自己也算经历了一把志怪话本中的情景,与那姜云生也算是书生与鬼狐的情谊了,尤其自己还是个爱听故事的书生,如此令她满意得很。
春晓因找不到人便没做多想,于是掸了掸身上沾上的土,欣欣然便趿鞋回房梳洗。
用过朝饭,外面便有悉悉索索的声音传来,细细听去,是姜家几个家仆凑在一起议论什么。
春晓起了八卦之心,扶在门框边上听那家仆说着话,一人道:“那张家妇人太可怜了,丢了两个孩子,哭得眼睛都快瞎了……”
另一人道:“谁说不是?那李家的也挺可怜的,那么大的孩子说失踪就失踪了,这都多少时日了,官府也不管。”
第三人道:“官府不是不管,是官府的公子也丢了……也不知道咱家夫人能不能帮着出马请神,若是能寻得丢失的孩子,也算是功德一件……”
春晓坐在门槛上撑着脑袋听着家仆的议论,略略思索了番,她那亲了不能再亲的娘亲何时变成正宗的出马仙了?
春晓起身拍了拍屁股往前堂而去,尚未到堂,便听里面三三两两的妇人哭声传来。找了个门框之后把自己的矮小的身子藏了起来,便见一妇人拽着姜娘不放,作势就要跪地下去,果然如那家仆所说,那妇人的眼睛已经快哭瞎了,肿得如核桃般却还是止不住的流泪,听她哭道:“姜夫人,您就大发慈悲帮帮我们吧。我家孩子丢了已经近十日了,还未找到……若不是穷途末路,也不会来求您……”
另一个妇人也搭上了姜娘的臂膀,哭道:“官府的公子也丢了,官府那厢也是有心无力。听闻您有神通,能召来柳仙出马,此番特意来求您解难!”
春晓听着满脸的错愕,这些人是要把自己的娘亲供成观音菩萨那般消灾了。
姜娘看着这些人心有不忍,忙把这一个两个三个全都扶着坐好,亦是说道:“诸位怕是误会了,我们姜家虽然请了仙,但不过是保家宅平安的仙,和那能给世人消灾的出马仙不一样。”
“前些时日不是说您的女儿能算出人的生死阴阳?若是能够帮忙看看我家孩子丢失在哪里,想来也并非难事……”
不不不这绝对是难事,前些时日能够知道那石家婶子的死期只是那柳青竹在暗中搞鬼而已。
春晓暗中腹诽了一番,但见姜娘仍旧没有软下心来,反而站起有把几位送客之意,“几位夫人,并非我姜家铁石心肠,而是实在爱莫能助。不知几位夫人可否先回去?至于出不出马也并非我一人能决定,若是能请来柳仙现身,我姜家绝不推辞……”
姜娘一番慷慨之词将几位登门之客送走,临行前还不忘一人给了些钱财表示慰藉。等到姜娘折回大堂,忙忙叨叨就要寻那春晓。
春晓乖巧的从门后出来,就见自己的娘亲连忙蹲下,急切道:“儿啊,从今晚起你睡觉时定要锁好门窗,杏花府近些日子不太平,平白无故丢了许多家孩子……估摸让人贩子拐走了……”
春晓淡定的点头称是,“娘,您真能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