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考试,她出人意料地夺得魁首,将两个相府公子压了下去,年纪又小,宴会上被人关注是个必然,被好事人测试估计也是难免。因此这一路她也没闲着,一直思考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式。
这路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周宣走了两刻钟就到了。此时林外已停了三五辆车。林中也有三五学子在谈天。
此时已是二月末了,桃花已经打上花苞,含苞待放。周宣不认识别人,也不打算现在就去结交,于是就往桃林深处走去。打算赏赏早春的美景。
这桃林桃树间距不大,好在周宣年纪还小,身材不高,动作也灵活,穿梭其间倒也没遇上多大阻碍。
又过了会,她看时间也快到了,于是又按原路走了回去。此时已来了三四十人,按县试十分之一的录取率算,应该到的差不多了。她忙整了整衣襟,走到了学子丛中。这些通过考试的学生平均年龄不大,大都不过十几二十岁,年纪最大的也不过三十余岁,再大的就没了。
不过这些学子里年纪特别小的也不多,除了周宣外,最小的也有十二三岁了。
过了约一刻钟,本次考试的主考官凌少尹也来了。他不过四十余岁,身材高大,生得白皙,留着胡须,是一个颇为符合古人审美的美男子。见他来了,众学子也不再说话,都面向他站立好。待他坐上了主位,学子也纷纷向他行了礼。
接着就有人来排座次,众人按名次一一坐在左右。古代以右为尊,周宣就坐在凌少尹右手边第一个。她对面正是李诚,而身边正是周樾。众人目光纷纷往这边投来,周宣只作不知。凌少尹祝了酒,大家纷纷将杯中酒饮尽,就开了宴。
凌少尹见她虽然年幼,却行止有度,眼神清正,不卑不亢,已经添了几分喜爱。因怕她不胜酒力,待她饮完了第一杯酒,就嘱咐侍者,只给她添上果子露即可。
待凌少尹祝了三次酒,便开始一一和过了考试的学生一起交谈。先问了周宣的家庭状况,待知道她是个孤儿,又见她衣饰均不华丽,难免又添几分怜惜。接着又问了问之后几名的家庭状况,两位相府公子也不以家事骄人,恭恭敬敬回答了,足见家教严正。
待酒过三巡,侍者就上前来撤了酒杯。
凌景初见众人拘拘束束,便想寻个法子活跃一下气氛。于是他便唤人去了一打梨花笺,说道:“今日学子集会,恰逢早春,便以《早春》为题作一首诗吧。不限韵。就以两刻钟时间作限制。”说着就吩咐左右去备香炉。
周宣原本还在想其他杂事,听闻此事,真是悚然一惊。她自从到了这个世界,别的倒是学了不少,作诗真没学过。她又为人清高,不屑抄袭前世古人的诗词求名。沉吟片刻,只得起身告罪:“回禀大人,学生自幼在家中习读圣贤书,未曾学过作诗。望大人宽恕。”
这倒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了。连凌少尹也不提防有这么一出,还道她谦虚。再一看她神情,才知道这是真的。要知道这世界科举考试虽然取消了诗赋这一科目,但是诗毕竟是读书人必需之物,到了能下场的年纪,就是做的不说多好,总也能写成一首。
凌少尹只得说:“你且先写一首看看,有韵错了也无妨。你年纪小,专注圣人文字也没什么错,且先坐下吧。”如此安慰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