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记事04

“那行,等你大爷回来了,我跟他说你这事,”房子修也就修了,是个正经事,谁知道市里的那个房子还能不能要回来,这边有做房子以后他们家老大结婚的时候也有个地方不是。

“那就谢谢大娘了,我晚上吃完饭再过来,我要家要盖的房子参照原先的得再改改,而且我不是户口落这边了吗,还能分个二分自留地,我想也圈在家里院子里,这个也得让大爷帮我弄一下呢!”

“行,这叫什么事,反正你家前后也没别人儿,想扩就扩点,也没人说啥。”林大娘对这个到是不在意,他们枣树沟虽然地不多,但是够种,前有公主河后有仙女山,山上有山珍山货,河里有核显,可是块风水宝地,就是闹饥荒那三年也没饿死过人。

“那哪行,我大爷是大队长,我们家搬回来住够受大爷照顾的了,怎么还能让大爷因为我的事破例,让人说嘴?那样的事我哪能干?”林珍可不想给自己没事找事。

虽然乡下地方离相对闭塞,可他们村离市里一共就那么点路,脚程快点的大老爷们骑自行车一上午能打两个来回,她可不想让人抓着她家的把柄。

“这算个什么事,”林大娘又压低了些声音,往林珍耳朵边凑了凑道:“咱们枣树沟,谁家的自留地都超,你只要不声张,没人管。”

林珍诧异了一下,她到是不知道,不过想想也是,这里毕竟不像南方或是中原地区那些人口大省,但是多给自己队上的人留些自留地还是能搬到的。

“那我就先回去了,等我大爷他们下了工我再来,”她得赶紧回去把她家的设计图先画个大约姆出来,好让她大爷再给算算预计要花多算钱,也算给她做个预算。

“那行,晚上早点来,在大娘家吃哈,”离晌午头还有段时间,没到做饭的点儿,而且这个侄女还得回去招呼她家那两个小的了。至于晚饭,林大娘是知道的,她这个外侄女是个要脸要面的人,绝对不会空着手来白吃的。

……

“当家的,你们上午上工的时候,珍宝儿那孩子来家里了,她想让你帮着张罗着在农忙前把她家那院子翻新一下,说是晚上还来,你先合计合计。”林大娘见三个儿媳妇都把饭碗捡出去洗,便跟着准备歇个晌觉的自家老头子说了上午答应林珍的事。

说来这还是自家老头子的亲侄女,办事也不用她花钱,她多帮衬些,还得份人情。

林大伯听了自己媳妇的话,好半天没说好,闭着眼睛寻思了半天才跟林大娘道:“那房子是该修修了,那还是分家的时候盖的呢,现在小评家的老大都十八了,哎……”

林大伯叨念完这些,便自顾自的往炕上一趟,闭上眼睛再也不吱声了,林大娘看他这样,也不好再跟他都说别的,她是知道老头子这又是想起了他弟弟了,心情又不好了。

其实她心情也不太好,先不说跟小叔子家也是多年没红过脸的实在亲戚,就说这些年她家跟这个小叔子借的光就不知道有多少,就是老头子能混上这个大队长也是借了小叔子的光呢。现在这光是别想借了,以后为着之前借的光,还不知道要为了他家那几个孩子多操多少心呢!

林大伯在心中盘算着,给自己侄女家盖房子的事,村里本身就有个建国前的窑厂,是原先地主家的,只不过解放后地主家跑了,村民又都分了地,那窑厂也就慌了,现在整修一下应该还能用上。

这个钱可以村里出。往后村里谁家还想盖房子也可以使唤,但是人工得自己掏腰包。烧砖用的土可以在原来窑厂取土的地方取,只要请几个麻利勤快的壮小伙子取土打砖就行。

工钱就按十个公分算,一人一天是七八毛钱,连饭都不用供给,横梁啥的他就可以给她侄女批条,自己上山上选,这样算下来,就算他侄女想盖个青砖大瓦房的套院也得用三五百块。

但他可是知道的,他小弟再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加上补贴也有一百来快呢。留的钱应该够几个孩子富裕过到各个都娶妻嫁人。

而且那最小的才六岁多,盖房子不定能住多少年呢,而且二丫头连户口的转回来了,盖个房子也就盖,反倒是他拦着不让,说不定那二丫头还不定整出啥幺蛾子呢。

他知道的,他那个侄女是个不差钱的。自己小弟是个有成算的,知道后娶的媳妇不靠谱,家里多年的积蓄和自己的私房都是放女儿手里的,当然这点他是不会跟别人说的,其实这也是他的猜测。

之前他家老大说要老二带着两个小的回乡下住,他就有点琢磨过味来了,现在让那家人把房子占着,那是怕再有别人再打那房子的注意,再来个狠的,他们家那几个小的可禁不住折腾。

等到以后,不论是老大提干或是转业回来,只要家里有了顶梁柱,那房子就能要回来。

再怎么滴,他小弟也是烈士,他侄子侄女也是烈士家属,就算要不回来,也能有补偿,最好是再给分一个,也就再给那个后妈一点关系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