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未来的小舅子(修)

七十年代小红娘 良戈 1793 字 10个月前

时大海和杨柳芳□□年从遥省搬到和田村。那个时候遥省闹饥荒,家家户户吃不饱,饿死的也有,时大海心一横,索性带着全家一路向北,就想找个能吃饱饭的地方。

时大海当年为了躲债曾到过和田村,觉得这里水土还不错,加上杨柳芳的大姐也在这,亲戚之间还能有个照应,全家就决定扎根和田村。

和田村有规定,只有出生在和田村的人才能领粮票。时大海和杨柳芳,还有时荣、时华、时芳三姐妹和时宇都出生在遥省,自然没有资格领粮票。那个时候杨柳芳已经怀上了时欢,时欢是在和田村出生的,所以时家第一个领到粮票的竟然是时欢。

时大海后来总说时欢有福,一生下来就粮吃,后来时林也出生,时大海因为干活出色也当上了生产队的组长,全家人就靠着这三个人的粮票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

时欢一行三人去领粮票,街上来来往往都是人,家家户户领到粮票都很欢喜,个个脸上带着笑,喜庆的样子倒像是过年了一样。时欢从前只经历过排队上厕所、排队买票,还从没体验过排队领粮票,这感觉新奇极了。

时欢把三个人领到的粮票都集中在放到了自己的口袋里,临出门的时候杨柳芳再三叮嘱,所有两票都交给时欢揣好,免得被那两个熊孩子弄丢了。

“咱们赶紧去买糖吧!”时林兴奋地说道,一双眼里亮晶晶的。他对领粮票不感兴趣,他从出门到现在心心念念的都是货架上的糖果。

时宇也是个嘴馋的,时林一句话把他肚子里的馋虫给勾出来了,两个人眼巴眼的瞅着时欢,就等她一句话。

没办法,谁让钱在时欢兜里。

时欢看着这哥俩渴望的眼神,伸手摸了摸兜里的三角钱,三张一角钱加在一起的厚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却能带给两个孩子这么大的希望和快乐。

这三角钱若是放在她生活的年代,恐怕掉在地上都不会有人捡,而这个时代的人却能因为三角钱买到的几块糖幸福一整天。

幸福的感觉本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幸福的标准不同,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不快乐。

“向着糖果前进!”时欢手一挥,三个人嘻嘻哈哈的冲向供销社。

和田村的供销社在村子中央的东西大街上,一溜四间临街的房子,坐北朝南,东头三间打通做门市,西头一间隔出来做售货员的宿舍。

一进供销社的门就能看到从东到西一条凹字形的柜台把屋子分为两部分,南半部凹字形的中间挖出一块,是顾客活动的地方,面积较小,其余大部分是售货区,紧靠西、北、东三面墙是直到屋顶的货架子,摆满了商品。柜台是砖砌的,下面空心,柜台里面也堆满了货物,只是这里面的货物外面看不到,售货员就在柜台与货架子之间来回忙碌。

早先供销社的售货员只有孙美红一个人,后来孙美红嫁给了生产队的杨会计,之后又怀了孕,又要带孩子又要卖货,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县城里的供销社就派了个叫于丽丽的年轻姑娘过来,两个人两班倒也不至于太累。

今天是领粮票的日子,按照惯例今天一般没什么人来买东西,时欢三个人冲进供销社的时候于丽丽正趴在柜台上打盹,时宇一声“我要买糖”喊得气吞山河,把于丽丽吓了一跳。

她看是三个小孩过来买东西,脸上也就不用再刻意的堆上笑容,连敷衍都懒得敷衍。她瞟了眼三个人,很不耐烦的问道:“买什么?”

时林嘴快的答道:“买糖!”

于丽丽嗤笑一声,“糖有那么多种,我知道你们要那种?”于丽丽家在县城,父母都是纺织厂的工人,家庭条件还不错,这种优越感让她打心眼里看不上农村人。平时强装笑容那是工作需要,可今天就三个小屁孩,她也不用再假装了。

于丽丽一句话把时林问懵了,对啊,要哪种?

“要最甜的那种!”时宇脑子反应快,指了指货架子上那盒花花绿绿的糖果说道:“就要那个!”

于丽丽看都没看那盒糖,脸上不屑的表情更加明显,她直接说道:“那个你们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