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卫太子

御色春秋 迟冬星 2062 字 10个月前

他金冠束发,锦衣玉带,相貌英俊,器宇轩昂,一定不会是个宫人。可是,如若不是宫人又是哪个王公贵族呢?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将他的身影圈禁在脑海里,难以磨灭,辗转反复,一夜难眠。

第二日,一早便跑去了桃园,果然,那个男子正站在落然亭内,盯着满园的桃花,正聚精会神,下笔如龙,笔落惊鸿。

我的心脏一阵紧骤的急跳,深怕他发现,赶紧蹲下了身子。这是一种让我纠结奇怪的感觉,明明就想来看到他的,却又害怕见到他。

想到自己蹲在这儿偷看他,也实在不是一个公主所为。心知此举过于愚蠢,却不愿意离开。我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出要找出自己对他念念不忘的原因,然后妄想对症下药。

可是阴凉的天气了,竟开始下起了绵绵春雨。

我正不知所措时,眼前洒下一片纤长的影子,如昨日一般。我抬头呆愣的看着他,尴尬的连呼吸都忘了。

他拎起我,牵着我的手,快速的跑向落然亭。

奇怪的是,我时常听的宫廷教习礼仪的姑姑说,男女之间,不可有肌肤之亲。如今却没有抗拒,任由他牵着我的手。

他的手不像父亲那样柔软浑厚,可能是他纤瘦的原因,骨骼非常明显。春寒料峭的天气里,长时间执笔,也不温暖,冰冰凉凉的感觉,凌厉的冲击着我的心房。

跑到亭中的时候,他有些尴尬的放下了我的手,这时我才清醒过来,暗骂自己怎么连文姜都懂的礼义廉耻都忘了,他一定也觉得我轻浮了。

“为何躲在那儿,连下雨了都不过来,是不是因为我占了你赏玩的地方!”他问。

我赶忙摇手,说,不是。

“我其实一早就看见你了,只是完这幅《桃挑图》还差一点便能完成,想着等画完了便将这位置让给你,没想到下起雨来,你竟傻到也不知过来躲躲。”

他笑的像是一袭春风,暖意融融。我不敢抬头看他,心跳急剧,揉着手不知如何自处,假意理了理被春雨湿了衣裳,这样的动作能让我缓解一下尴尬。

他掏出袖中的丝帕递给我,“擦一擦头发,我昨日听见你咳嗽,寒疾未愈,实在不该四处走动。”他的声音和煦如风,举止斯文,一副儒士的气质。

我接过丝帕,不经意的擦着脸上的雨水,胸口灼热,脸颊发烫,我想,此时我的双颊一定绯红。

“这雨还要下一会儿,不如坐下相聊。”他笑着相邀。

我坐在他的对侧,看着石桌上的那副他口中的《桃挑图》,上面的桃花,栩栩如生,一眼让人觉得能够望穿桃林,再看却又觉得别有洞天。

“公子真是执笔风流,墨染倾城!”我不禁感叹。

“哪里,不过是闲暇无事之作!”他谦逊回应。

不知道为什么,他一开口就会让人很舒服,很容易接话,很容易,就忘掉了尴尬。那一日,由那一幅画起。我们谈到天南海北,忘记了春雨早已停歇,无视乎日暮西山,无视乎月上高楼。高谈阔论,总觉得聊多久都是不够的。

可总会曲终人散,分别时,我们依依不舍的约定再见桃花林。

后来,我知道了他是卫国的太子,母亲也是齐国人。这一次,是陪母亲归顾里散心。

我听闻过他的母亲,是个美人,只是名声不大好听。听说先王是将她嫁给卫国庄公的,也就是现在卫王的父亲,可是她却跟卫王私通,最后还做了卫王的姬妾。

想到这是个难看的疮疤,虽然好奇,却也不敢多问跟她母亲有关的事。他在齐国呆了一个月,我们常在桃园相叙。

最终,意相知,心相许。

要走的前一天,他说,宣姜,你还小,再过两年,我会告诉父王,来齐国向你提亲,你一定要等我。

我含笑点了点头,对于这次的离别感到伤感,却不伤心!因为我始终相信,再见时,一切都会变的比现在更美好。

时光荏苒,三年了。卫蓟,你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