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云南赵家军,只识赵王,不知陛下。依老臣之见,赵家抗敌有功,却也不可不防。”老丞相早就听闻赵家在云南如同土皇帝一般,况且当今膝下无子,难保这些个异姓王,尤其是手握兵权的异姓王不生出异心来。当然,老丞相也不是奸佞之辈,赵王府抗敌有功,于社稷百姓都是大功臣。他所愿无非是想皇帝早日开枝散叶。
“刘大人所言甚是。不过赵王世子原与云华长公主殿下定了亲的。如今长公主殿下也已及笄,此番赵王携王妃、世子进京,恰好可以提提这件事情了。”虽然太后薨逝不久,现在是国丧期间,不可宴饮嫁娶,但是天家的婚事操办起来,没有一年半载也是办不成的,等一切都安排妥帖了,婚期也应该是出了国丧期。
“我倒是忘了此事。”说实话,是大家忘记了宫中还有一位长公主。老丞相道:“这倒是一桩大喜事。”不管是当年的赵皇后嫁给先帝,还是如今的长公主与赵王世子的婚事,都是稳定云南赵王府与天家的关系的纽带。
但是,主位上的年轻皇帝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对,他道:“朕怎么不知道这件事情。”
几个老臣都是一笑:“这桩亲事是在长公主殿下三岁那年定下的,陛下当时年岁尚幼,不知晓也是有的。更何况,长公主殿下深居简出,朝中也多年无人提起长公主殿下了。幸好这次赵王赴京,否则只怕要耽误了长公主殿下。”
几人又商议了一些别的大事,臣子们都告退后,李政负手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
听这些老臣的意思,赵王与赵皇后兄妹感情不错,只要赵王在京,必会让赵王妃带世子进宫陪伴赵皇后。云华和她表哥青梅竹马,幼时常在一处玩耍。两人两小无猜,又早早地定了亲事。
——关于长公主和赵王世子是否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几个老臣只字未提,全是李政自己的脑补。这一脑补还没完没了,赵王入京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所以他笃定小谢肯定也知道了。她常年在云华殿足不出户,忽然到自己跟前转悠,难道是为了提醒自己她和她表哥的婚事?
李政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到最后,满脑子就是一句——他们之间的兄妹关系原就比我和她的兄妹关系要好上许多的。她给自己送药枕,给自己送夜宵,往自己怀里钻,拿胸蹭自己,原都是为了要早日嫁给她的表哥!
“高明,这赵王世子长相如何?”
冷不丁地被问到这个问题,单纯的高明正为善良的长公主有一门好亲事高兴呢,忙道:“陛下,这云南赵王府可是个专出俊男美女的地儿!昔年,有一大才子曾说这天下十分美色,云南赵家得了九分去!不说那远的,先赵皇后娘娘可不倾国倾城?咱们的长公主殿下比先赵皇后娘娘却还要美上三分!赵王世子既是赵王府的儿郎,不说貌比潘安,肯定也是差不到哪里去的!”
“闭嘴。”李政脸上一寒,喝令高明滚出去。高明也不知道说错了什么,但也不敢惹李政生气,果然就乖乖地滚了出去。
却说小谢正睡着美觉,忽然好感度的提示音响起——李政对她的好感度降低到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