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母皇大人说得是(7)

失去安定,是武媚娘一辈子的痛。这种痛楚,身为母亲她不能与其他孩子倾诉。要强的她以为丈夫会记得,但忘了对李治来说,安定和义阳、宣城一样,都是他的女儿。当初他默认了武媚娘将她们没入掖庭,但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他觉得武媚娘也该放下了。他李治,大唐之主的女儿,难道要老死在掖庭不成?

武媚娘被他的“放下”一词说得心痛如绞,但多年来坚强的伪装不许她当着这男人的面落泪。硬生生地移开目光,武媚娘声音冷然:“随你吧。”

她拂袖而去,空留心神俱疲的李治恍惚地想,为什么走了?要是以前,她只会软语解释她的难处与不易,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两人意见相左时就直言不讳。他要是不同意,她再也不百般纠缠,而是果断地或同意或否决,然后换一个话题,或者就像现在一样转身离开。从什么时候起,媚娘再也没有在他面前哭过?从前那个温柔敦厚的女子到哪里去了?

他们之间的感情似乎从武媚娘开始掌权起就变了质。

李治不愿多想,却又不得不去想。

难道媚娘从前的温婉,都只是装出来的?那些真情流露,不过是为了得到权利的伪装?

怀疑的种子渐渐在李治心中扎根发芽。

李治着手为义阳、宣城选驸马,在这期间,萧氏所出的姐弟三人以感谢李弘为由,数度出入东宫,还与武媚娘的其他子女走得很近。尤其是太平,在义阳百般诱/导下,本就够刁蛮任性的她越来越唯我独尊,对其他兄弟动辄打骂。李治看不过去想要管教,可太平简直就是武媚娘的心肝肉,说都不许他说。为了摆平太平惹出的麻烦事,武媚娘的手段也越来越简单粗暴,这让李治更加不喜。

故而,可说武媚娘最后成为武则天,义阳姐弟几个所出之力,着实不小。

李治接见了姐弟三人,听他们诉苦完了,悠悠地问了一句。“听说你对皇后出言不逊?”

吓得宣城都忘了自己在哭,小脸惨白地低下头。

义阳、李素节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你还要杀了你的妹妹安定?”李治说这话时,脸色冷得义阳只瞥了一眼便不敢再看。

宣城瑟瑟发抖,但转念想到今日之羞辱,心有不甘,便咬牙道:“是安定冒犯我这个阿姐在先,女儿、女儿只是想教教她如何说话。”

李治怒道:“胡说八道!安定才不过一岁,你怎能与她较真?宣城啊宣城,你小小年纪,怎么就学了你娘的心狠手辣?”

宣城不满,想要说分明就是武氏所出的孩子才是跟武氏一样,心肝都是黑的。但义阳及时拉住了她的衣袖,提醒她三人今日的目的可不是要跟父皇争论谁更有理。

于是宣城谦卑地俯伏于地,道是自己久不见父皇,以为自己被遗弃,一时想岔了,才说出这等糊涂话来。义阳在旁帮腔,话里话外都是他们三人如何可怜的意思。

李治始终不是武媚娘,心存侥幸的他看安定毕竟没事,但这三个孩子倒是真的吃了番苦的。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李治的心还是软了。“也罢,你们安心在承香殿住下,朕把郭通派去做总管照顾你们。过去是朕失职,没有好好照顾你们。以后不会再发生那样的事了。”

姐弟三人感恩戴德。

张依依关掉了视频,悠悠叹息了声。

【怎么了宿主?你不会嫉妒李治对三个小孩太好了吧?】

“才没有。”张依依反驳。她怎么说也是大人了好不好?何况站在李治的角度,他要是真的对那三个孩子不闻不问,张依依恐怕还要说他一句渣男。这样的结果其实也蛮好的,武媚娘把这些人全权交给李治处置,这样不管结局好坏,将来李治都怪不到武媚娘头上。李治也一如既往地包容了武媚娘的“真性情”,甚至因为李弘受伤,武媚娘“不声不响”,自己也轻拿轻放的缘故,深感惭愧,加倍地对蓬莱殿的母子四人好。

【那你叹息什么?】系统问。

张依依道:“封建社会害死人阿!”

不能婚嫁自由什么的,到了一定年纪必须娶妻生子什么的规矩最烦人了,把这些梗放到现代某些大神作者手里,分分钟给你编出一堆爱恨情仇来!

张依依摸着自己的小脸蛋,突然有点儿操心自己长大后的事了。

这回可不是像以往那样无父无母,爱咋咋地的情况了。她要是到三四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完成任务,还得继续留在这个世界的话,那对爹娘会不会给自己来场逼婚呐?

活了这么多年都没被逼过的张依依不知为何,还有点小兴奋?

难道要在这个世界,把从未想过的终身大事给办掉?可她这个人满传统的,喜欢一心一意诶。还有她还没追到楚留香呢……可是大唐帅哥貌似好多呢……然后有那么霸气的爹娘作后盾,她会不会也能经历一下电视剧里公主招婿的情况:一排高富帅站着,母皇大人一脸高傲地对自己说:“自己选!”

她肉乎乎的小身子在摇床上滚了滚,两手捧着双颊,嘴角要笑不笑的。哎呦,光是想想都觉得好麻烦,好难选怎么办!

【……】虽然不知道宿主在想什么,但看那一脸荡漾的模样就知道她想的不是什么好事。

——

武媚娘出月子这天,张依依看了看模样比生产前还要光彩照人的女帝陛下,再看看一见到武媚娘就走不动路,差点把自己给摔了的李治,忍不住嫉妒了。

说到外表,张依依根本没法从唐朝模糊的铜镜中看到自己最在意的容貌如何,只得奢侈一把,又花了五个金币,在商城中买了一面手掌大小的化妆镜。

……这分明就还是她自己的长相嘛!

张依依垂头丧气地想,要是能把母皇大人那双妩媚风流的丹凤眼给遗传到多好?生气的时候眯一下,不怒自威,□□势都能把人吓到。她自己的也不是不好,圆圆的杏眼,正面看纯良得很,但眼角略长,斜眼看人的时候又比较勾人。

就美观来看,不相上下。但就气势而言,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哎,只能再长大点的时候多多模仿母皇大人的言行举止了。

宣城一生中的头六年,一直顺风顺水。公主之尊,又有母亲疼爱。那时武媚娘还没回宫,父皇所有的皇子中,自己的弟弟素节既有强硬的母族支持,又是最聪慧的,独占鳌头。母亲总是对他们姐弟说,整个大唐都将是他们的。

言犹在耳,不过一年时光,世界便天翻地覆。

先是母亲被捉拿,打入冷宫。一天后,又传来母亲死去的消息。宫人们说,是母亲畏罪,可那时尚未被流放,想尽办法进宫来看过他们的外婆说了,分明就是武氏下的毒手!所以宣城恨武氏。

这一年里他们姐弟三人从天堂落入了地狱。母亲死了,父皇对他们不闻不问,只知道围着武氏生的两个小崽子转悠。从前对自己谄媚逢迎的宫人今天就翻脸不认人了,连皇子公主的月俸都敢克扣。要不是有外婆送来的亲信照顾,他们三人只怕是要饿死了。

宣城觉得,自己跟弟弟素节虽然才六七岁,却已经被逼着长大,被逼着去明白三人眼下的处境。

三姐弟一致认为,再这样默默无闻下去,那些刁奴只会更加丧心病狂。眼下处境已然艰难,若再恶化,真不知道三人还能否活到李素节成年封王出宫的时候。所以必须孤注一掷地做些什么,去引起父皇的注意,让他想起在这大明宫的某个角落,还有他三个孩子的存在。

这才有了刚才这番闹腾。

她早就听说武氏的小崽子喜欢来自雨亭玩,已经等在这里好几天了。为的就是她们出现后,惹出些事端来。

三人中,大姐十一岁了,快到许婚的年龄,不能做这些事坏了名声。素节是男儿,是她们最后的支柱,也不能有事。思来想去,宣城觉得自己最为合适。

可当小崽子的绣鞋“啪”地一声,而且正好是鞋底盖在她脸上时,宣城就觉得自己要疯了。死就死吧,她便是死了,也要拉这小崽子陪葬!“你,你竟敢!竟敢如此羞辱于我,我杀了你!我杀了你!”

张依依转过头去,抱着玲珑香香软软的肩,吐了下舌头。玲珑以为她是害怕了,诚然,看着宣城公主癫狂的样子,玲珑自己也有些害怕,故而抱着张依依掉头就走。

也有另外一个宫人抱起大哭不止的李弘离开。

眨眼间,蓬莱殿的宫人都走了。义阳怒视那两个仍然紧紧抓住宣城手臂不放的宦官,怒道:“还不快把你们的脏手给本公主拿开?金枝玉叶也是你等能碰的?”

宦官们充耳不闻,直至另一边蓬莱殿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确认宣城公主伤害不到两位小主子的时候,两人才松开了手,特别没诚意地赔礼道歉:“殿下们勿怪,奴才们也只是奉命行事。”

宣城没了桎梏,反而不动弹了。义阳心疼地捧着她脏污的小脸,一边哭,一边替她擦拭干净。“苦了你了。”

雍王李素节也紧握着拳头:“二姐,你放心,你今日所受之委曲,他日我定要他们十倍奉还!”

宣城没有说话,不知在想些什么。

——

李弘也不是爱哭的脾气,等他胸口的疼痛过去了,便止住了哭。这时,众人已到了蓬莱殿门口。

二人的奶娘立即将两人抱回屋去上药更衣,负责跟随两人的玲珑则去将方才之事禀报给武媚娘听。

当初玲珑被派去做最卑微的洒扫工作,是因为武媚娘看她心地过于善良,若自己偏安一隅,留她在身边伺候也方便与人为善。若自己执意要去争去抢,玲珑的存在就成了短板,恐怕会招来无穷祸事,这才舍弃了她。

只是张依依学会说话走路后,在院子里看到玲珑,认出她就是当初王皇后走后还不忘探头来看看自己如何的小宫人,对她抱有好感。又因为看不惯她被其他洒扫宫人欺负,才特地问武媚娘讨来放在身边。

玲珑对张依依感恩戴德,服侍起来尽心尽力,深知用人之道的武媚娘也乐得女儿收得一个心腹,便随她们去了。

武媚娘听到后,果然大怒。

“简直大胆!我看他们年幼的份上不与他们为难,他们倒好,欺负到我孩儿头上来了。”

武媚娘身边服侍的大宫女染衣道:“归根结底,还是娘娘您太心善了。须知,斩草还得除根。萧淑妃去时,他们三人可都已经知事了。留他们在,对两位殿下和安定公主百害而无一益阿!”

武媚娘深感她说得有理,颔首道:“是这样。我虽不怕三个黄口小儿,可我的弘儿跟依依都还小,如今又多了一个贤儿,我不得不为他们着想……”说着,沉吟片刻,忽道:“你们将宣城今日所说之话改一改,想办法让它们传到皇上耳朵里去。”

染衣问:“如何改?”

武媚娘讽刺一笑:“说我的坏话一字不漏,再加上几句宣城公主怨恨陛下,巴不得要皇上去地下给萧淑妃作陪的话。”

念及义阳、雍王二人,不由心念一动,问染衣:“义阳也有十多岁了吧?”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武媚娘笑道:“难怪,原来她是着急自己的婚事了。哼,分明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却教唆妹妹出头做替死鬼。她萧氏的女儿,也就这点出息了!”言语之间尽是讽刺。

武媚娘比起萧淑妃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她更了解李治这个男人的心思。

李治再爱自己,待依依等人再好,也改不掉那三人是他骨血的事实。男人可以自己待骨肉狠心,却绝不允许别人待他们狠心。哪怕这个别人是她也一样。

这些年来,宣城等人以为是武媚娘故意吩咐人去为难他们。其实并没有,武媚娘只是借口那边是萧淑妃故居,她不想管,吩咐下面那边的一切规矩人手都要如故,若无大事不许来报。是那些宫人们自己会错了意,以为自己只有苛待姐弟三人,才能脱颖而出,离开那冷宫一样的地方,走向更好的未来。

那些命令,都是武媚娘刚接收后宫事宜时,当着李治的面一一下达的。所以李治才会一年多来对那边不闻不问。

义阳、宣城要是想用这等借口唤起李治的同情和怜悯,或许做得到。但若是想用这些借口来扳倒她武媚娘,无异于异想天开。

后宫尽是武媚娘的人手,想传播点什么消息给李治,简直易如反掌。

不过两个时辰后,李治照旧来武媚娘处,还未进殿,便听两个宫人交头接耳,隐隐有什么“雍王”、“代王哭了”、“公主被打”之类的字眼冒出来。李治心中一紧,便命周瑞唤她们二人过来说明缘由。

二人惊惧地将太液池边一事说了出来,李治脸色当场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