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山药枣仁糕

主公总是被打脸 食饼筒 1891 字 10个月前

小丫鬟顿时噤若寒蝉,立在外头不敢动了,安媪端着酒酿,轻扣门扉,进门便端起亲三分亲热七分恭敬的笑容,热络地招呼道:“酒酿来了,两位女君快趁热吃些罢。”

举行春祭礼的高台搭建于庐江城郊,台名“广出”,取其出民于庐之意,庐江城中每年五月初的祭春之礼都在举行,旨在祈盼当年桑盛蚕肥,丝多棉足,妇皆有布可织,男皆有衣可服,故有此礼,自大吴开朝,已有约四百年的历史延续。

今日城中行祭,民众皆望观礼。广出台旁,早有兵士列队维秩,内围搭起一派看台,除去城中徐王薛杨高四姓的看座分散两旁,另有高江两府的座位设于中位,有看出座次排列与以往不同的,在看台下指点着窃窃轻语。

刘夫人跽坐于看台正中位置,江棱位其右侧两案之距,刘夫人往旁瞥了一眼,道:“伯麒和少瑜两人呢,这个辰点了还未赶到?”

“伯母稍待,兄长与瑜兄长都在军中,想是正赶来了。”

刘夫人知道江樾高瑾两个,素不爱参与这种场面,对于他们踩着辰点才到略念一句也就作罢了,对着恭恭敬敬,起身作揖回答的江棱,刘夫人摆了摆手:“伯麒两人的性子我也是知道的。在我这不必讲这些虚礼,快坐下罢。”

如钰本以婢女随侍的身份,立于刘夫人身旁,见状走到江棱身边,按了他手臂略劝两句,江棱再作一揖,复又坐了回去,身子挺得笔直。

裴晋持着桃木符节,掐指一算,朝刘夫人请示道:“这辰点已至,男君还未露面,不知是否开行祭礼?”

刘夫人往郡公杨义处瞥上一眼道:“却不知杨公那是什么打算?”

按理裴晋这样的术士身份,是无资格参与春祭的,但近两年,世道纷乱,各种教派在各地传播甚广,百姓为祈战乱不波及自身所居之地,对号称能护一方安乐的教派都甚为信奉,连一些名门望族也将其奉为上宾,宥青散人裴晋便是杨义请来,为祭礼计算辰点的。

裴晋得了杨家邀请,与杨义寒暄过两句,便寻着机会往刘夫人这跑,得了刘夫人这不冷不热的一句,裴晋一愣,连连称是,转往杨义所在之处走去。

江樾和高瑾于此时赶到,一道朝刘夫人揖了一礼,刘夫人一边让上茶,一边招呼两人坐下歇歇,两人疾步赶来,都出了一身薄汗。如钰按着刘夫人吩咐,将三幅茶盏分奉于三人,江樾饮下一口,本以为是烫口的热茶,不想入口后茶温稍凉,入喉很是熨帖,不觉地将一整盏茶喝过大半。

江棱和高瑾都被热茶烫的浑身不适,一齐往江樾茶盏里一瞧,认得出的有金钱草和罗汉果,茶水浅棕颜色,不冒热气,一看就比自己这盏要舒服不少。高瑾当即怀疑地往处瞧了过去,江樾也一道抬头,两人都认出奉茶的婢女是那个出府开了食肆的女细作。

如钰见状有些惊讶,轻声咕哝了一句,低头行了一礼,取回茶盘便退下了。高瑾道:“此女嘀嘀咕咕的,在说些甚么?”

江棱也很是狐疑,江樾放下茶盏不语,待祭礼开始,转去两人注意,才在心里默默回道,此女方才说的是:呀,不小心给错了。

江樾都到了,祭礼随之开始,小杨氏着一身墨黑祭服,端身入场,高瑾见了,便不再管什么茶凉还是茶热的事了,江棱也专心观看祭礼,端着背脊不再出声。

小杨氏取过今晨特意采集来的,今晨第一道的露水,点在一片桑叶上,露水涂开,尽顺叶脉,裴晋扬声宣布:起礼。小杨氏双手捧着一片桑叶,头微仰起,朝天口中唱起了古老的蚕傩之语。

这唱词名蚕傩,还是丁香和如钰科普的,听来像是哪地的方言,反正如钰是一句也听不懂。唱词很长,祭祀的节奏又没什么起伏,如钰站在刘夫人身侧,听了不过一会,便有了困意,但看看台众人,包括台下民众专注的神情,忙反省自己,凛了心神,规矩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