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形势

——一句话概括,北齐想要招降木家军,但他们真正想要的不是一头时刻可能反咬一口的狼,而是一只忠心耿耿、可以拿来看门守户的狗。

但木尚武到底不是莽撞之人,他还要最后确认一下信上说的到底是真是假,才会决定接下来该怎么行动。他与冯天问于内室商议一番,便定下了一个计划。

北齐使者赫兰尔雅对这些事一无所知。冯天问是孟昶青安排的,信鸽也是由潜伏在北齐使团中的那个译官偷偷放出来的,赫兰尔雅根本想不到自己已经毫无防备地掉进了别人准备好的陷阱里。

这天冯天问相邀,赫兰尔雅想都不想便带了译官前往。

他来云州,原本以为说服木家归顺北齐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却没猜到这功劳并不如先前预想中那般容易拿到手。

木家高层当局者迷,赫兰尔雅却是旁观者清。木家军在大楚治下已逾百年,经过数百年的交流、通婚、融合,木家已经很难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木家军中的将领对大楚朝廷不甚恭顺,却不会否认自己是个大楚人。如此一来,大楚天然便占着大义名分,北齐想要招降木家,就要花两倍、乃至三四倍的气力。

若是平日,赫兰尔雅未必会将小小的木家军放在眼中,但此时此刻,木家军的态度却极为关键。

太康皇帝耶律祺祥四个半月前驾崩,遗诏传位年仅七岁的皇孙耶律楚天。六皇子耶律璟素有野心,联络神武大将军赫兰明月,硬是压下了这个消息,将城中禁军握在手中,同时暗中调动军队入京。

此事被国舅拓拔克察觉,他迅速反击,将耶律楚天救出皇宫,同时还通过太监黄秀拿到了先帝遗诏。之后拓拔克也不与赫兰明月纠缠,而是当机立断退入了太庙,并且派遣亲信出城联络地方守军前来勤王。

耶律璟投鼠忌器,不敢光明正大攻打太庙。

他继位乃是名不正言不顺,太庙有特殊的政治意义,他要真把耶律楚天从太庙里揪出来一刀砍了,必会引得天下侧目,千夫所指、众叛亲离之后这屁股下的皇位还坐不坐得住可就不一定了。

耶律璟无奈之下,只有先登基,占住了这个位置,再慢慢对付自己的侄子。拓拔克自然也不会束手待毙,他是两朝老臣,成了精的老狐狸,左右腾挪借力打力,竟也坚持了下来。两方相持,此时朝上的争斗已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刻。

北齐内乱的情报被严密封锁,但这种事是瞒不了多久的。

楚国喑弱,北齐朝廷从未将对方放在眼中,况且今年因为天灾,大楚更是自顾不暇,绝无余力攻打北齐。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此时边境空虚,若大楚当真抓住机会举国来攻,还是会造成不小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