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前尘

然后一家人回了姑苏老宅,准备低调的守孝三年。

林老太太刚逝之时,林侯十分伤心,他们母子感情向来深厚,受此打击,本来众人都以为他撑不过去,只怕这林家多半要连办两场丧事了。

谁知道这林老爷爱子心切,担忧自家儿子虽然娶了媳妇,但是到底年轻,又是白身,只怕未必能应付得了自己那帮极品的亲戚,竟是咬牙硬撑着,就是不落那口气。

再加上回了老家,没了那朝堂之事烦心,身体竟是慢慢好转。

当时贾敏还指望他老人家能多活两年,最好是能撑到林海科举过后再走。这样林家不至于一下失了顶梁柱,任人欺凌。要知道,在国人心中,自来便是官本位,当官的至上。若是林侯一死,林家的爵位就此而断,成为白身,一介庶民,在哪个时代都难免是要受气的。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老天向来不从人愿。林侯咬紧牙关支撑了两年,却偏偏在要出孝时病倒,林家费尽精力,也未能挽回林侯的性命。

其实林侯身体一向不好,大家伙儿也早都心知肚明知道他老人家随时都可能驾鹤归西的,不过这世人也都讨嫌,他好像就安心不想让你过上好日子。那谣言就此也传了起来,都说贾家女儿命硬,克死了林老太太与林侯爷。

贾母得知消息后被气了个倒仰,拍案大骂林家人不地道,你两母子本就快要死了,明知贾敏那个时候嫁过去会被人说闲话,偏偏当年却要不顾自己反对,硬将自己女儿拖进火坑。冲喜,她倒没见过人要死了不急着治病反忙着娶新媳妇的。我女儿即不是神仙也不是大夫,怎么救得了你们的命?

接着又气贾敏不听话,偏要拧着性子听她爹的,你爹要顾那么一大家子人,怎么可能会设身处地的为你一个女孩儿家想?现在好了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看你这死丫头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一个女人家,被人传出这样的话来,只怕是以后的日子难熬。尤其是还在那样一个有着财狼心性的宗族,偏又子嗣单薄的家庭里,只怕这样的话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听。

老爷,你明明那样疼那孩子,怎么却偏要将她推进那样的火坑里去?便是嫁了武勋家又怎么样,难道就帮不到她哥哥了?

贾母哭号了一阵,只骂归骂,终究还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赶紧收拾家里上好的药材,给贾敏送过去调理身体。那个时候守孝可不是白说的,做为嫡系子孙的林海夫妇是不得沾荤的,想他们才守了近两年的林老太太的孝,现在又得接着守将近三年林侯的孝,五年多啊,天天清汤寡水的日子,她的宝贝儿怎么过?

代善被贾母一通骂,也是连连叹息,自家女儿运气怎么这么差,嫁到林家居然是连守五年的孝?不过他终是男人,考虑事情到底比贾母周全些,连忙派贾赦拿了自己的帖子去给自己女儿撑腰,林侯之死,不比林老夫人,他是家主。现在这林侯家失了顶梁柱,林海又尚未出仕,林家暗弱,只怕那姑苏的林氏宗族会趁着这个机会上门闹事,好侵吞林侯的家产。

不得不说代善姜桂之性,老而弥辣,虽未亲临,却是猜都将那姑苏林氏的举动猜了百发百中,贾赦赶到之时,那林氏宗族已与贾敏将近闹了三个月了(没法子,林家母子都被这极品亲戚气倒了,贾敏只得挺身而出),本在热孝里的时候他们还收敛些,但是一出了老爷子的法事,这些人便不管不顾,闹了起来。说大家都是林氏一族,这林侯留下的产业,怎么也不能少了他们的。

贾敏本准备按着以前的老规矩给他们添置百亩祭田了事,要知道当年老淮安侯从龙,带兵打天下时,姑苏林氏宗族便已将老淮安侯一家逐出族谱,昭告天下自家跟林侯这一支没有丝毫干系,他们早出宗了,有事别来找我们。

谁承想后来世祖定鼎天下时,他们又找上门来,说是因为老侯爷,他们当初被牵连,吃了多少苦,定要林侯做出补偿。

林侯本不想理他们,可是这林氏三代以来子嗣单薄,为子嗣后代计,不得不忍了这口气,捏着鼻子默认了这门亲,没有跟林氏宗族当面说断。

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些人觑着林家以后再无爵位,且林海现在虽有举人功名,却也还是白身,比他们也好不到那儿去。加之姑苏林氏已绵延两三百年,早已衰落,祖宗前朝挣下的家业老早就被这帮不孝子孙败了个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