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的集市十分热闹,各类杂货,打铁,首饰,香料,药房,作坊铺子,挑着包子煎饼糖葫芦串儿的小贩走街窜巷吆喝。
胡氏医馆,小童抓好药,走到门前,对坐在石阶上的老头道:“赵老头,你的药。”
赵老头子忙站起,接过童儿的药包,笑呵呵道谢。
童儿笑道:“水仙姑姑不是已将你家姑娘治好了吗?喝什么药呢?”
赵老头是个老实人,听不懂他语气中的讽刺,道:“水仙姑姑说,妮儿在江里泡了大半宿,受了风寒,药还是要喝的,要喝的。”
明尤原是心急如焚而来,走到门口听到这番对话,身子一晃,回头问道:“老伯,请问你女儿可叫赵妮儿?”
赵老头恨不得将家中喜事传遍安阳县,高兴道:“是啊,我女儿已好了!今日已下地干农活了!”
想不到水仙姑姑竟有如此本事!
如果她真治好了赵妮儿,那么这便意味着他们兄妹俩也有机会换回来?
赵老头高高兴兴提药走了,明尤转身进了医馆。
医馆外陈药斗,内设诊室,明尤风风火火的,也不与伙计交谈,径直便要掀开那宝蓝门帘进诊室。
在药斗前算账的伙计忙拦他。因胡大夫常去明府,医馆内的伙计们都识得他,道:“明公子,大夫已在为小姐诊脉,请公子在外稍后。”
明尤哪里坐得住。
兄妹二人交换身体后,一直都与原身藕断丝连,尤其是遇到险情的时候。可是这一回,明沅都晕倒了,他竟全无觉察!好似日子越久,那种联系便被无形斩断了一般······
此时不便入内,他候在门外不知内里情形,心急如焚。
伙计给他上了一杯清心茶,他刚往位子上一坐,便看见门口风风火火跑来一个小子。“明姑娘怎么样?”
明尤把清心茶碗往桌上一放。
不清心了,他打算清理个人。
李少念乍得看见明尤,觉得他那眼神比刀子还利,一身儿哆嗦,想脚底抹油溜了,却被明尤眼疾手快扣住肩膀。
他提着李少念的后颈走出医馆,转入门外小巷,抱着“欺负我妹妹,就是欺负我”的心情,将少年堵了。
李少念十二岁,他的身高只够到明尤肩膀,这会子太阳落山,阳光被周围鳞次栉比的房屋一重挡一重,巷子里稍暗,他看着明尤高大的身形落下来,连连退后,踩到青苔脚下一滑。
若不是他及时扶住砖墙,整个人都要栽倒。
明尤从腰间拔出一把小刀,翻开里袖,擦了擦刀刃。“李小公子,你很能耐嘛,把我妹妹打到医馆来了。”
李少念与明沅、秦霞一齐长大,年幼时感情不错,可惜这小子越长大越讨人嫌,已经被她们教训过好几回了。
李少念背靠砖墙,冷汗涔涔,“明、明尤哥哥,我没有。你知道明沅的飞刀很厉害,我连她三步都不敢近,碰都没碰到过她,不知她为何会突然晕倒啊······”
话还没说完,他脸边擦过一道风,李少念惊魂未定,余光瞥见一把飞刀正插在他身后墙壁上。
刀刃与他的脸只有三指宽的距离。
“明、明尤哥哥,我、我见明沅脸色惨白,四肢冰冷······”少年说着哭了,“我就······”
明尤听到“脸色惨白,四肢冰冷”四个字,一手抓住少年的领子将他抵在墙上,“李少爷,我想揍你很久了。”
远的不说,近的······那日他们被抬入府,他编排他们兄妹的坏话,后来又把霞霞堵在巷道里,今日还把明沅害得病了······
祸害!
“明、明哥哥,你听我说完,我见明沅病得重,便回家偷了我爹的人参,前来给阿沅治病······”李府与胡氏医馆相距半里,李少念将明沅背到医馆就马不停蹄地回家偷人参了。
明尤接过他的人参,有了计较:少年小事儿婆妈,大事儿不含糊。便道:“我将人参送进去。你在这里等我,敢跑的话······”他上下瞅了瞅小子,目光一定,“我就给你切了。”
李少念连称不敢。
明尤将人参交给伙计,嘱他告诉大夫,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伙计道:“小姐非大病,这人参用不上的。”明尤再问究竟,伙计却不肯说。
明尤将人参往他怀里一塞,道:“先放着,如果人醒了,人参用不上归还即可。”
说罢倒回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