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这话,萧氏越发满意,赵侑能这样说,可见是真的十分爱重萧宓的。
萧家遭逢大变,新迁到河东,所能接触到的人与以往大不相同,本来萧宓的婚事就要再观察一段时间,赵侑又不强求她应下这门婚事,只是这么个简单的要求,萧氏哪有不答应的呢。
得到萧氏肯定的答复,赵侑达成目标,心满意足地离去。
他深知,萧氏这个母亲对萧宓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萧氏的意见自然也能影响到萧宓。他不能守在萧宓身边,所以就得先在萧氏这里备个案,让其对他有个良好的印象,若有其他人来求亲,她肯定会不自觉把那些人的条件与他做对比,发觉那些人做不到他的那些条件,便会将之否决。
除此之外,他平时再多表现,一年之后,以他届时的功名地位,再上门求亲,萧氏的天平就会完全倒向他。
临行前一天,赵侑又特意约了萧宓见面。
虽然如今萧宓对赵侑赵佶兄弟两人都有些避讳,但得知赵侑是要离开了,到底还是不忍拂了他的颜面。
赵侑叫了一个二十五六岁名叫冉伟的护卫到萧宓跟前,对她道:
“我留了些人手在河东,由他总揽,萧表妹如今人手不够,若有用得到的地方,尽管差遣他去做。”
冉伟恭敬地对萧宓抱拳行了一礼,声音洪亮有力:“但凭萧娘子吩咐!”
“多谢六表哥了!”萧宓没有推辞,心中却想着,尽量不要再去给赵侑的人添麻烦。但她也是真的人手不够,若有紧急之事,说不定还真用得到,到时,她就多给些犒赏吧。
赵侑自然知道萧宓不愿欠人人情,因此早就私下吩咐过冉伟,一切以萧宓的安全为上,若萧宓遇到事情,不要等她吩咐,要主动去帮忙。
挥退了冉伟,赵侑又跟萧宓说了些城北“镖局”的注意事项,然后状似不经意地把话题转回了国公府的赵佶身上。
“母亲对三哥寄予厚望,一直想让他娶个门当户对的大家嫡女。如今三哥正当定亲的关键时刻,对于其他接近三哥的女子,母亲恐怕会十分不喜。”不喜都是含蓄的说法了,赵侑相信萧宓对此已有所体会。
“为不惹麻烦上身,萧表妹对三哥最好还是避着些。”
萧宓闻言有些无语:“我自认为最近已经很避讳了,难道还有闲言碎语?”
“如今这般便好。”赵侑对萧宓最近的表现很满意,虽然他自己也被误伤,但毕竟马上要离开河东,已经对他影响不大。
“三哥他是孝子,又想不到那么多,真与母亲对上,他帮不上忙。”直言若杨氏要对付萧宓,赵佶不会插手。
这其实就是诽谤了,他认为萧宓对赵佶不了解,倒是什么话都敢说。
“我知晓的。”萧宓虽然知道赵佶未必会如此,却也觉得没必要为他分辨。
“此去太原路途遥远,萧表妹若有难处,可写信给我。”赵侑殷殷嘱咐道,看着萧宓的眼神,有着无法克制的眷恋。
萧宓礼貌地应下。
再怎么不舍,也还是要走。腊月十八,赵侑从河东出发回太原,却不知,他刚回到太原不久,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在酝酿着笼罩在萧宓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