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形势所迫

萧氏闻言皱起了眉头,好半晌道:“姨母家已多年不曾往来,国公府高门大户的,只怕连门都进不去。”萧宓的祖母过世后,她就再也没去过河东,至今也七八年了。

“翁翁在世时,每年都差人送礼呢。”萧宓不管事,萧氏比她还不管事,只以为她自己不去,两家便从此断了来往。萧广在商言商,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官宦远亲都维系着,更何况周国公府这样一门手握重兵的连襟。

祖父萧广为他们留下了不少“武器”,可再多的武器,也抵不过她一开始的不战而逃。萧宓不由为前世的自己默默叹气。正是因为第一步走错,导致后来步步被动。

从身上摸出一块玉质剔透的白玉佩,萧宓尽量做出高兴的样子来:“而且我还有信物呢,阿娘你看,翁翁说这是表舅给的,曾有言,将来有事可持此物上门去找他。”

萧广没给萧宓提过此事,倒是赵霍给她说的。前世,这玉佩萧宓原本只是觉得玉质实在难得,又做得精致漂亮,便经常带在身上。时值萧宓才被送到洛阳行宫不久,赵家的军队就攻占了洛阳,赵家军接管了洛阳行宫,要将其中采选的美人宫女尽数分与手下将领兵士享用。赵佶认出此物,这才将她救了下来。

后来赵霍告诉她,这是她当年幼时随祖母到周国公府拜访时,他特意送给她的,他的嫡女赵宁也有同样的一块。还调侃道,两人的缘分竟是那样早时便结下了,倒也真是命中注定。

“那……那便去周国公府吧。”萧氏像是妥协似的道,惹得萧宓奇怪地看她,萧氏似乎对去周国公府颇为抵触。

“阿娘不愿去么?”

“也没有,只是觉得这么多年没去拜访姨母,一去便有事相求,有些难为情。”萧氏道。萧广以上三代都是单传,萧家的亲戚少得可怜,此时能做倚靠的,除了周国公府她也想不到更好的选择了。

“阿娘放心,我们又不是要在他府上白吃白喝,不会空手上门去的。”作为萧家嫡出的长孙女,她的身家本就是非常丰厚的,萧广过世前,很多流动资产也都给了她。这次出门,她几乎是把自己私库里的细软与珍宝一扫而空。为了不引人注意,东西都是她自己亲自打包的,有多少她一清二楚。拿出一部分来送礼,绝不会显得寒碜了去。

有些可惜,太大件的和萧氏那里的财宝都拿不走,白白便宜了王子安。

除了她自己,没有人知道他们此行带的东西有多么贵重。如今世道不太平,四处匪盗频出,日夜兼程地赶路无疑是很危险的。可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为了降低风险,他们选的路线都是官道。

萧武倒是宽慰她,萧家对自家生意沿途大的匪盗团伙都有所打点,应是无碍的。

时下的大商户几乎都是这般作为。这些大商户的商队护卫武力一向很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能不动一刀一剑就得到一些钱财,匪盗们自然也是愿意的。商队每次过路交一些买路财,匪盗便不能再抢劫,双方已达成默契。毕竟,大商户的势力也不小,若真是把这些大户惹恼了,多花些代价与官府一起剿了他们杀鸡儆猴也不是不可能。

行了半日,到了主道的第一个岔道口,萧宓只留了一辆萧家的马车,去掉家徽把外观稍加改装后留给萧氏坐,毕竟从舒适度来说,外面买的马车和萧家的没得比。然后让雇来的三个马车夫赶着剩下的几辆萧家的马车往平山镇而去,以期多少能干扰一下追兵的视线,他们自己的队伍则依然一路向西行。

第一天白天和晚上,都是顺顺当当的,车队很快便进入了绛郡境内。却未曾想到,最容易出事的晚上没事,倒是大白天的遇上了一伙亡命之徒的流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