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乔脚下一软,瘫坐在摇椅上,只感到额头青筋突突的跳。
见状,掌柜与账房先生都不敢打扰她,噤声静静地站在一旁候着。
郑乔闭着眼,疲惫地揉了一会儿额角,方才睁开眼沉声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具体情况是怎么一回事?”
她必须得好好弄清楚,自己到底在哪里栽了跟头。
掌柜与账房先生对视一眼,后者方才先开口道:“姑娘下令降价那两天,咱们的生意还是不错的,可到了之后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主要是那有间食肆竟出些没见过的花招,偏偏客人们还非要吃那一套!”账房先生忿忿不平地说道。
闻言,郑乔毫不留情地瞪了他一眼道:“我叫你们说的是茶馆的情况!”
话音落下,手上的扇子合起来重重地在桌上一敲,吓的账房先生抖了三抖。
郑乔白了他一眼,看向掌柜道:“你说。”
她想知道的是自家茶馆本身的问题,可不是要听他编排有间食肆。
掌柜的抹了抹汗,殷切地道:“回姑娘的话,根据咱茶馆里的客人反应,这降价之后的茶饮和点心,味道都不如之前好……”
“呃……还有就是,包子凉面一类的小食也吃腻了,想换换新花样。”
郑乔沉着脸听掌柜一条一条地罗列出最近客人们的反应,很快就揪出了茶馆的病因来。
首先,他们郑氏茶馆一开始就是主要针对大安的上流人士。
路过的富商们虽然对茶馆赞赏有加,但平民百姓进来看到那昂贵的价格以后,多数都打了退堂鼓,退而其次选择了包子和蒸饺一类食物。
郑乔自然早料到了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开张之际就降低了茶饮的价格,却没想到百姓还是负担不起。
于是就有了这第二次降价,价格一降下去,她自然得控制本钱,是以做出来的点心自然就不如之前的精致可口。
郑氏茶饮本来就是以精致极佳而出名的,这品质一下去以后,竞争力大大降低。
不少百姓便觉得,郑氏茶饮也不过如此罢了,有间食肆的味道也不差,却是便宜多了。
想通了这一点,郑乔摸着下巴深思起有间食肆的售卖方式来。
她本是有意抄袭有间食肆的念头,到头来却沮丧的发现他们根本做不到。
因为那种自由搭配的套餐方式,每种菜品的后备储量都很足,想吃什么立刻就能端上桌。
可郑氏茶饮的点心五花八门,可不止那几种。每种点心做起来都有自己独特的工序,断不可能像炒菜那般轻松快速。
更别说是提早把点心做好放着了,那与梁家铺子这种平民点心铺有何区别?
郑氏追求的就是做到最好,这种不新鲜的点心反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唉……”郑乔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扇子,愁眉苦脸,“我郑氏茶馆纵横嘉县这么多年,却不想竟碰上对手了!”
不单是郑氏茶馆无法效仿快餐套餐的售卖模式,镇上其他食肆模仿起来也很不轻松。
其他食肆大多数保留着点菜上菜的传统方式,想玩套餐的套路,首先上菜速度上就无法达到要求。
于是,有些聪明的食肆便开始完全地改变售卖方式,从里到外完完全全地模仿起有间食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