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黛玉心里赞叹,平阳公主年纪小,却是皇后正宫嫡出,深得皇上的宠爱,按着黛玉的想法,平阳公主应该是个骄纵的性子。却没想到,她却能体谅别人的苦衷。这样心地善良,人情通透的女孩子怎么能叫人不喜欢呢?
平阳对着黛玉也是越来越喜欢,虽然第一次进宫,难免紧张拘束,可是黛玉却能处处周全,没有一点失礼的地方。嗯,看起来表哥的眼光不错!更要紧的是,她心里比谁都清楚,但是言语行动之间却没一点的势力浮躁。而且黛玉的文采很好,见识情趣也和自己合拍。平阳嘴角浮出一丝笑意,有了这个伙伴,今后宫里的日子不无聊了!
黛玉给公主做伴读的事情就算是定下来,皇后和太后赏赐给黛玉不少的东西,叫人把她送回去。等着三天后是个吉日,黛玉进宫陪着平阳公主读书,开始她的伴读生涯。
回了家,林如海和顾直竟然都在,见着黛玉回来了,林如海自然是关心的问女儿渴不渴,要不要歇息一下。倒是顾直有些紧张的问:“皇后和太后可为难你没有,平阳公主对你说了什么?可是好相处的?”
黛玉笑着说:“太后和皇后都很平易近人,公主也是很好。我们两个说话很投机,她也没想象中的骄矜之气。”黛玉沉吟了下,对着林如海说:“只是我在皇后娘娘跟前的时候,贤德妃来了。”
林如海听着黛玉的话,眼里闪过一丝异样,随即正色的对着黛玉说:“宫中不比家里,你要谨言慎行。嫔妃们你更不要去沾惹知道吗?”黛玉听着林如海的话,心里咯噔一下,看起来皇后打发她和平阳出去是有缘故的。
顾直仔细的打听着黛玉在宫里的情形,最后黛玉都没闹得不耐烦起来:“阿难哥哥要是不放心心,我干脆是在家陪着父亲吧。你每天也能见到皇上,怎么还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顾直亦脸上一红,他心里嘀咕着我还不是的担心姨妈不同意我们的事情吗!
宫里,皇后正和心腹说话呢。“那个林家的姑娘倒是个好的。看起来贾氏是白费心了,这几年贾氏行事越发浮躁起来,比不上当年了。”皇后望着远处,想起当年的元春的。那个时候自己竟然是看错了她。
皇后的心腹嬷嬷正是去教导黛玉规矩的安嬷嬷,她知道皇后又想起来当年的事情了。安嬷嬷一边给皇后捶腿一边轻声的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贾氏辜负了娘娘的恩典,虽然得了皇上的宠幸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不死不活的在宫里混了这些年。忽然成了妃位,也不过是个空架子罢了。娘娘何必把她放在眼里?”
提起来当年的事情,皇后冷笑:“当年我问过贾氏,你可愿意出宫去。她是怎么说的,说什么甘心情愿服侍我一辈子,我那个时候还纳闷呢。她也不是小门小户出来,在宫里耽误了青春没有个好归宿,家里也不能容下她。她的家世不错了,我做主给她寻个好婚事,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多好?可是她那个赌咒发誓的样子,我还以为她是另有隐情呢。或者是她的家里不怎么看重她。家里没人疼,虽然出身公侯之家也是那么回事。谁知,她是想踩着我攀高枝呢。现在她又开始在我跟前哭什么想家了。没得叫我看了恶心!”皇后露出个厌恶的神色。
当年贾元春是太后身边的女史,因为她奉承太后高兴,太后觉得贾元春是个老成稳重,又仔细的人,特别叫她过来服侍怀孕的皇后。皇后此时正怀着第一个孩子,皇帝和皇后都对着未出世的孩子寄托了很大的期待。那个时候皇后刚和皇帝成亲没多久,正是如漆似胶的时候。贾元春到了皇后的身边尽心服侍,皇后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沉稳老实的贾元春了。谁知贾元春却趁着服侍皇后的机会,和皇帝安通款曲,等着皇后无意之间发现了皇帝和贾元春的事情,还差点被贾元春给坑了!
皇后心里种下了心结,可想而知,皇后和皇帝的感情到底被伤害了,最后,皇后虽然生下个男孩子,可是那个孩子没多久还是夭折了!太医说是因为孩子胎里带来的弱症,是因为皇后在怀孕的时候心情不愉快造成的。皇帝觉得心里有愧,一直也没给贾元春什么分位。这些年贾元春顶着女史的头衔,却成了皇帝的嫔妃。宫里那些嫔妃自然看不上她,背地里风言风语也叫贾元春低调的近乎是透明。
要不是太子上书请皇上大封后宫,加上各种势力的微妙竞争,只怕贾元春还是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人呢。
皇后冷笑着:“我想她今天那番表演是想笼络林家的姑娘,不过,她是白费心了。平阳和我说林家姑娘可不怎么高兴随便什么人就拿着她不在的娘说事。其实今天她大可和林家姑娘慢慢地套近乎。谁知,她一上来就那样轻狂?”
“娘娘,别是贾氏察觉到什么地方不对劲?因此没了章法?急着络林家姑娘。她在太后身边的眼线被拔掉了,她想叫林家姑娘做她在皇后身边的眼线不成?”安嬷嬷担心皱皱眉。
“横竖过几天林家姑娘就要进宫了,到时候再看吧。我把平阳和林姑娘交给你了。平阳不用说了,你是看着她长大的,我就平阳一个亲生女儿。你看林姑娘如何?可配得上阿难这个孩子?阿难的娘不在了,我是他的亲姨娘,终身大事不能马虎啊!”皇后望着精致的帐子,神色黯然:“若是姐姐在,看着自己的儿子出落的那样出息该多高兴啊!”
作者有话要说:那里是选伴读,分明是选媳妇呢!宝姐姐一直想得到的,却被林妹妹轻易地拿到了。难怪湘云为宝姐姐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