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求学

这里面当然会有不公平,毕竟若是事先就已经读过三字经和毫无基础的孩童这样比较,结果是早已注定,但书院也有书院的考虑,这样的考校只是针对前来蒙学的孩童,即便有些孩子事先有些基础,但也强不到哪儿去。要做到绝对公平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周颐顺利的完成了第一关,而嘲笑他的那个小胖子却背的磕磕盼盼,脸都急红了。然后书院的先生解释了他们背的这段话的意思,随后让背出了的孩子释义。

这显然比背诵又难了许多,一些孩童照着先生之前的解释释义,但又不能完全复述,磕磕巴巴,漏洞百出。

周颐则在先生解释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理解,语言明了,逻辑清晰,见解虽稚嫩但也不失独特,听的先生们连连点头。

第二关却和书本无关,而是让所有孩童都排列整齐,一动不动的站立一个时辰。

周颐对这样的考校方法倒是颇为赞同,读书本就需要凝神静气,放得下心思,更要有毅力加持,而且古代的科考可是一项艰难工程,没有一个好身体绝对走不到最后。

一开始这六十几个孩童倒是能听话,但站到一刻钟以后,就有人耐不住了,不是抠抠耳朵就是抓抓下巴,总之不是这里动一下,就是那里要动一下。

半个时辰后,已经有一半的小孩东倒西歪,一个时辰后,还坚持站着的人不足三分之一。

周颐感到一股麻痒从脚底沿着双腿直往全身而窜,当先生宣布结束以后,他立刻原地跳了几下,甩了甩双手。

小胖子早就没站了,这会儿正坐在一边撅着嘴。

周颐想逗逗他,就走到他身边,一脸神秘:“知道我为什么能站到最后吗?”

“为什么?”小胖子好奇的看着他。

周颐扯了扯自己身上的衣服:“就是因为我身上的衣服,穿着能让我力气变大,不然你看,那些做重活的是不是都穿着这种衣服,就是因为这衣服能让他们长力气而且还会变得聪明。”

小胖子张着嘴,完全想不到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没一会儿,家长也被领到了这个房间,书院随后就公布了入学名额,周颐不出意外的在名单之上。

周老二兴奋的眼睛都红了,他可是知道的,来了六十几个学生,书院最后竟然只收下了两名,而六郎就在名单上面,他就知道六郎这么聪明一定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