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下环境,她能够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写文章,写秦河的壮丽风景,写秦国船只如今已经可以容纳上百人,写陈地的陶器,写陈地的陶器如今都可以卖到陶器之乡的夷国并且被夷国贵族争相购买,写边关的战士,写他们已经抵御了不下百次来自蛮族的攻击,除了那一年那一次失利之外,他们已经成功让蛮族大败而走了不下千次!兴致上来,她甚至会记录一些英雄人物的履历故事写成传记送去京城。
京城里,聚集了最多读书人的地方,会随着她的起头,卫人美先生的引导,有人写诗跟着称赞,有人长篇大论就此事反驳,有人脑洞大开写一个又一个的英雄话本……
今天某大人在一个聚会上酒后吟咏了一首秦河风光的诗歌为人传唱,明天酒馆里六个学子为了陶器究竟是夷国好还是陈地好开展了一场辩论引来众人围观,后天瓦肆上演了某边关战士智斗蛮人的戏码,万人叫好……
既然秦人对蛮族人的惧怕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产生的,那就让她为秦人创造一个新的环境,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比蛮族差,蛮族并非战无不胜。
也许这一代对于这一切看看听听也就过去了,但是不再接受“蛮族强大而秦国弱小”观念的下一代,满耳朵听到的都是秦国的强大,见到的都是秦国与蛮族势均力敌,他们还会怕蛮族人么?他们还会因为街上走过来一个蛮族人而下意识的卑躬屈膝吗?
一切不言而喻。
从京城,到天卫,坐船趁着秦河还未结冰时抵达天港,在天港和卫氏子弟们一起在客栈中度过了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又在春节大年初五热闹的鞭炮声中坐马车慢悠悠晃荡到了西林,然后是川地、内河,到达秦国最西边的西门关,和那里的将士一起训练、打闹、抵御外敌,直到三月,草长莺飞,沿着边境线,和边境的商队一起来到了陈地、离开陈地,去向商人的家乡。
一路上,她一共写了十二篇文章、两篇话本,然后在创作第三本以秦国陶商为原型的话本的时候接到了京城小卫相的消息——
归京。
她退位时在京城撒下的网,终于到时候收了。
作者有话要说:目测这个故事快结束了。
……
昨天好像忘记迎新了,欢迎徐、故人长安、ritsu、爰之、雾阁云窗等小天使多欢迎了就默认自己是新天使,原谅鬼的金鱼记忆233
谢谢妹子根正苗红、徐、故人长安、诸葛亮毒、奇点、影子给鬼的营养液爱你们
今天因为白天单位来了个其他地方的工作人员,结果他全程盯我,我就尴尬的不能码字……整个人好想转过去跟他说别看我qaq更晚了,索性试试看其他大大们说的特别幸运的时间点,对不起大家
明天……只要那个男的走了我就能正常更新了,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