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相去世的这一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
当这一消息从卫府上下传到外界之后,整个朝局都动荡起来,原本还压抑着自己对权力渴望的大臣们都对卫相离开之后空缺的相位觊觎不已,纷纷跳出来相互攻讦,将朝局搅和得混乱不堪。
就连远在封地的两位王爷都闹腾了开来,大肆在封地内招兵买马,颇有一番不承认自己妹妹的皇位要以身代之的架势。
所幸,秦萌萌早就预料到了这个局面,并对此做好了准备。
她靠着用卫相病重引出来的那些心思各异之流派出的打头阵的那些官员,顺藤摸瓜,调查这些人在官场中的履历,自己以及五服之内亲戚与其他亲眷,最终将各怀鬼胎之人的名单罗列了个大概,并分门别类,不同对待。最终,她通过与师父卫人美的沟通,得到了卫家人,包括卫相的支持,得以在一切混乱到来之前,做好防御的工作——
对于那些处于党派不同而发出的攻击,她把这些派系的领军人物叫来,骂一顿以表明自己厌恶党争和这种小动作的立场,让这些被党争搞得冲昏了头脑的官员清醒过来,短时间内不再去考虑互相间的斗争,将心思重新放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中去。
虽然圣人的学说之中认为唯有小人才会党同伐异,世人们,尤其是历朝历代的皇帝,更对结党之事深恶痛绝,但曾见识过现代社会运行模式的秦萌萌却对于这种拉帮结派的行为没有那么天然的厌恶。
这种组小团伙的行为,在秦萌萌看来,就跟上学时候女生也要拉几个要好的小姑娘一起上厕所,小男生一起玩游戏一样,可以说是作为群体动物的人类的本能了。在陌生的环境总是下意识去亲近自己熟悉一些或者说有相似性的人,比如同乡,比如同窗。
别说是一个国家传统是如此,哪怕是现代国家,也依旧存在着党派,存在着党争,甚至还将这些光明正大地摆在台面上说,也没见谁引以为耻的。
因此,想要除掉党派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些党派之中也不乏极其有实力之人。之所以互相攻讦,不过是因为政治理念与别人不同而已。秦萌萌无所谓这些人的政治理念究竟是什么,只要确信这些人确实是有能力的人才,这些人也真的能够办好事情,她不在意他们究竟隶属于哪个党派。
更何况,卫相一派权倾朝野的例子在前面,她一直引以为戒。
既然无法杜绝党派的存在,那就将它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平衡之道虽在现代社会被许多饱学之士抨击,但秦萌萌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去避免自己的权力被架空的时候,唯有这个方法从操作难度和结果上面更令她满意。
放一批,自然也要抓一批。
而抓的那一批,当然就是被她那两位心怀叵测的哥哥重金收买和投靠的那一批了。
能够对她这当了十年的皇帝之中秦国的变化熟视无睹,依旧处于歧视女性又或是所谓的正统思想的原因要支持发动内战,这样的人,完全无视了秦国因此可能遭受的动荡,只为了“从龙之功”,这是秦萌萌所不能接受的。
你可以为了拿俸禄当官,你也可以为了名声为了改善家里的条件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去当官,但既然已经在这个位置上了,就要安安分分履行自己的职责。
谁来当皇帝,不是你这个位置的人应该去参与和思考的东西!
为此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更是糟糕。
至于罪名……反正这些人都有参与“扳倒卫相”这件事情,直接以诬告当朝宰辅的名义,先关几年,等朝局稳定了再流放,妥妥的安全无公害。
然后在联系了卫相将自己早就看好的人才借他之口举荐上来之后,秦萌萌名正言顺地将这些人拿来填补了因为抓了一批人所造成的官位的空缺。
而剩下的,那些原本属于卫相党,却在卫相临死前展开了轰轰烈烈内斗的人……这些人是她拿来与卫人美达成合作的条件之一,做人最起码要遵守诺言。
她按照履历一一分辨,将这些年来什么都没干出来的直接免官,将那些自身确实有实力但经过了这一次经历发现人品不行的降为副职或者从重要的岗位上撸下来,换成清闲衙门,看看这些人的本事再考虑是让他们走还是留。
就这样,群臣被梳理了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