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是老师,而他的学生做了错事,那么,作为老师的就有责任将错误指出来,并让她改正!
卫人美心里暗暗想着,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正气。他挺胸抬头,大步向前,一瞬间,觉得自己的影子居然和他心目中的父亲尽是那般相似。
……
……
卫人美到藏书阁的时候,已经从小孩模样抽条长成妙龄少女模样的皇帝已经在藏书阁里开始自己日常的早课了。
□□皇帝曾要求的“书读百遍”一直被这位尊敬□□的皇帝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即使是那些并非为皇者教科书的书籍,她也依旧会有读百遍的习惯在。
卫人美大致听了一下,这是一本讲述农事的书,似乎是前朝的一位隐士所写。
隐士毕竟不是正经务农的,虽讲农事,但讲的内容很比较浅,基本也就是稻谷长什么样,麦子又长什么样,青菜大白菜的差别在哪里,而分别能够在什么日子吃到这些食物。可再多的缺点也架不住这位隐士文笔好,用词华丽,用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很好记忆。
卫人美一边摇头晃脑地听,一边忍不住想要为这位隐士书中偶尔出现的对偶佳句拍声叫好,也不知道有意无意地,就他瞥见了书封面,总觉得封面上的字迹是那么的眼熟……
终于将这本书读了百遍的少女皇帝停了下来,将书合上,抚摸着书皮上那令他越看越眼熟的字迹,发出让他心情复杂的感叹:
“这本书,还是卫相在朕十岁那年,送给朕的。”
记忆的画卷随着女皇的一句提示慢慢展开。
卫人美的父亲是个爱字爱书之人,极其喜爱文章写得好的学子,也格外留意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墨客珍藏。什么都不在意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朝廷和国家的他,唯一爱好便是收藏名家字帖与优美的文章书籍。
这本前朝隐士所写之书,便是卫人美陪着他一起在书摊上找到的。
一开始,他父亲只是看上了这位隐士所写的字,然后在翻看了书的内容之后,又惊喜地告诉他,这本书很适合给那些没有接触过农事的孩子了解最基本的常识,让他们知道农事之艰。然后在对着那本书的内容发呆了大半夜后,他最终还是舍不得这隐士的一手好字,连夜将此书誊抄了一份,第二天献给了当时还只是个孩子的女皇。
女皇当时也很给面子,不仅过了五天就将此书背诵出来,还从藏书阁找到了这位隐士前朝还为官之时的一些政令事迹,整理成册送给了他的父亲。
那个时候,是何等的君臣相宜啊……
回忆当年这两个占用他生命之中最长时间的人那个时候轻松喜悦又带着默契的互动,再看看此时,一个在病床上受诬陷,而另一个却冷眼旁观的现状……卫人美咬紧了后槽牙。
他忍了又忍,还是打算先将今日的课上完,再和自己的这唯一的学生谈一谈这件事,于是随手,便拿起了摆在靠近他这一方向的那叠成了三堆的奏折——
近十年的教导,卫人美早已没有什么可以再教给自己的这位弟子了。作为老师唯一还能够帮得上一些忙的,就只有在政务上。
作为这些年来充当他父亲和女皇弟子之间桥梁的卫人美,会在上课之时接到他弟子给他看的那些来自于某几位大臣的奏折,通过他的口,提前将女皇本人的一些意思传达给他爹,也是当朝宰辅,已达到在某些问题上的一致意见,减少存在于朝堂之上的口角之争。
这样的方式当然也达到了一些效果,于是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