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秦国

成王 清明鬼 1959 字 9个月前

这是秦萌萌亲政的第一个月。

朝堂之上,工部侍郎正与卫文美宰辅二人争执得面红耳赤。

而这一切,源自于一份工部侍郎呈上的奏折,关于在陈地提倡制陶业发展的一个提议。

“陈地百姓祖祖辈辈都种田养桑,虽难以致富却也足果腹,让他们放弃种田放弃自己祖祖辈辈干的活去做陶器,若是陈地百姓最后□□发生民变,工部侍郎,陈大人,这责任你担得起吗!”

卫老大人说话声音洪亮,斥责的口吻让听者莫名地产生一种自己做了天怒人怨人神共愤之事一般,使得年轻的侍郎官大人下意识地蜷缩了一下,然后瞟了眼坐在龙椅上正认真听大家说话的皇帝一眼,又重振旗鼓道:

“陈地多山,且气候变幻不稳,种子种下去不过能活三四成,遇到灾年还需要朝廷赈灾。但陈地距离夷国很近,其气候与地形土壤也与夷国相近,夷国能够烧制出精美的陶器,我秦国陈地又有何不可?陈地陶器业若能兴起,我秦国就少一个灾年的赈灾对象!此乃利国利民之事,卫大人百般阻挠,用意何在?”

“……陈大人说得动听,夷国制陶技艺传承已有数百年,我陈地从不曾听闻有制陶这件事,陈大人可知这制陶的土窑是什么样子?要用什么样的土?要怎么样在上面着色?又要怎样将陶器制作得和瓷器一样轻薄?……”

“……没经验可以去学,没传统就不要传统,当年老祖宗用竹简刻字,难道今日里我们还要呼吁所有人以传统行事,放下毛笔和白纸,拿起刻刀么?”

“……”

“……”

秦萌萌头疼地看着在下面争执的两人,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打断那两人,或者说,她不知道该如何和卫文美,她的宰辅大人解释。

事实上,这封奏折还是这位年轻的工部侍郎在她的授意下写的。

这也算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皇帝本人是不可以自己提出意见的,如果想到了什么好点子想要去实施,就要授意给她自己手下信任的一批官员,由他们提出,在朝堂上决议,没有什么人反对就可以实行了。

秦萌萌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她早在当初听到美人师父讲述关于夷国陶器事情、见识过夷国陶器的受追捧程度的时候,就动过分这块大蛋糕的想法。

她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收集资料,甚至在陈地的官员上京述职的时候,还特地将他留在宫中半日,就为了向他了解当地的土质、百姓生活状况和官府财政状况,以及是否有人制陶,就为了能够将这项产业顺利的推广。

然而她算准了一切,就是没有算到,自己这项计划实施的第一个拦路虎,居然是这些年来一直支持自己当皇帝,对自己悉心教导、为国为民的宰辅大人,卫文美。

秦萌萌大致能理解为何这位卫老爷子会对这项计划这么反对。

用比较通俗的理由去解释,就是曾经意气风发的卫文美……老了。

比起刺激与冒险,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他更倾向于稳定安全传统。冒险可能会有收获,但保持现状一定不会出错,老大人今年也到花甲之年了,他更想要秦国在他为官之时能够风平浪静,而不是起起伏伏。

因此,即使他知道这项提议背后的授意人是当朝皇帝,以他为国为民不为皇的心态,怕是也不会卖皇帝的面子。

然而,这样的政治倾向却并不符合想要有一番作为将秦国治理得更加强大的年轻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