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倪坤两步便过来,先给她整整衣服,又帮君君套上鞋子,将她抱下来,阿健已经送来了一杯温开水,她也很自然的就着他的手喝了几口,便摇头表示不要了。
[养成的感觉不错吧。]攻略3.0调侃一句,其实大部分是倪坤在养成,他是有计划的养成一个小女婿,有一回,还跟岳母说让那小子入赘,他家是个火坑。
[嗯。]倪楚君应着。
[不讨厌了吧?]攻略3.0来劲了,非要个肯定的答案。
[嗯。]倪楚君应着。
[那十八岁结婚,在计划生育之前都生几胎,可以了吧?]攻略3.0问道。
[当我是母猪啊。]才不生呢。
倪楚君跟阿健手拉手的跑出了火车站,俊杰在后头跟着。
已经有倪家一位老族人和一个年轻人在外等着,还赶着牛车呢。
“是坤子吧?”老族人,同时也是老村长,解放后,村长的位置传给了大儿子,如今不称村长,叫大队长来着,他在前些年是见过倪坤的,那一年,倪坤刚刚十八,被父亲带着回村一趟,拜拜祖宗。
“是啊。是老村长啊。实在不好意思,劳你过来……”倪坤很是客气……其实,倪坤在倪河沟已经没有五服之内的族人,可是倪坤的爷爷在外头挣到了钱,头一件事便是回乡,将自己祖上留下来的几百亩良田给了族里,要求请个先生,教导后辈们识字算账。
之后,又陆续的在村上铺桥修路,给山上每个泉眼处建起一个个小水库,雨季蓄水,旱季放水。
后来,县城附近通上了火车。
他听说后,便安排身边的管事回村,将村子到火车站的山间小径修成一条笔直的马路,可以并行两辆牛车的石板路。
总之,倪河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富裕,为此,族里的小伙子大姑娘很容易说到好亲事。
也有不大好的事,解放前,日本人没有进村来,可是总有穿着军装的伪军过来敲诈。
好在也有族人会念书,有个一官半职的,也能走一走领导关系,可以提前送一送礼。
此此,倪河沟人又低调起来,时不时传出粮食被强人抢走或是收成不好的不良消息。
而,倪坤家呢?凡是有族人去上海求他办事或是求他安排工作,自然是一口应下。
……
因此,在月前倪坤打电报回村,说要回村呆几年,便有老村长亲自赶着马车,老大远过来接他们。
“应该,应该,你们这一只是族里恩人啊,你能回村住一住,是求之不得啊。”老村长已经六十有余,满脸皱纹,满头白发,门牙也缺了两颗,说话也是含糊不清。
“这位是……?”倪坤又是摇头又是摆手的,谦虚的紧,忙转了话题,指了指老村长身边的年轻小伙子,问道。
“……这是我长孙,倪建国,建国,来,这是坤哥。”老村长先是絮叨了一遍倪爷爷和倪爸爸为村子做的贡献,又说他的石头屋向来有人打扫着,最后才推推身边这位十八、九岁的浓眉年轻人,乐呵呵的介绍道。
“那便好,费心了……挺精神的小伙子。”倪坤父亲在十几年请了一个风水师过来看过,在风水师的建议下推倒了木制的老宅,在老宅的地基上建了三间高高宽宽的石头屋,在剩下的空地里种满了石榴、葡萄等多子的果树,还请老村子安排族人打理,果子成熟后便归打理的族人……听说是宜子嗣的风光阵,好像是有点效果,倪坤不是多了君君吗?
“坤哥好。”倪建国是今年的高三生,本来是有望大学的,现在也被耽搁下来,他本来便是农村的,倒是不必再下乡……这一回,老村长将他带在身边,便是希望与倪坤熟悉熟悉,能给安排安排。
“好,很精神的小伙子呢。来,君君,阿健,俊杰,过来见过老村长爷爷,见过建国叔叔。”倪坤笑着抱起八岁的倪楚君,而四岁的俊杰却要自己走过来,站在他身边的阿健牵起他的小手,一同上前。
“老村长爷爷好,建国叔叔好。”倪楚君喊过之后,才轮到阿健和俊杰,他们没有分前后,一同喊。
倪坤的规矩——凡事都是君君第一,凡事都是君君优先,不许挣不许抢。
“好好好,二儿一女。”老村长真心为倪坤高兴,打破了三代单传,他笑容满面的伸出粗糙的大巴掌摸着两个小子的脑袋。
为什么不停的做善事?
还不是为了积德,前几代是盗墓发家的,听说血脉被诅咒过,不光光是单传,还短命,听说嫁进来的儿媳妇也短命——有时候还不得不信命。
“老村长,就一儿一女,正正是个好字。这个大的,是朋友家的儿子,我的学生。”倪坤对君君这么好,也是因为她是意外之喜,是风水阵聚过来的,家里几代没有生过女儿呢。
“哦,对,是个好字。”老村长瞧着老,他可是第一届族学的学生呢,当时还是学繁体字呢,他会写一手毛笔字,他眯着满是折子的眼,认真看了几眼,是女婿啊,也一样一样,转了话题,道:“走,上牛车,建国,搬一下行李。这一路,得花上两个多小时呢,还是你爷爷早年修过石板路,别的村子可没有这个福气呢,大雨天全是小水坑,大晴天尘土飞扬。”
“坤哥,就这些行李吗?”倪建国见只有一大四小五件行李,问道。
“是啊,这一回身边有三个孩子呢,没有多少行李,怕顾不上,有大件的都托邮局寄了。”还不敢一次性寄,让大舅子,一个月寄一次,用上海市政府的邮戳,也是一种震慑,人心隔肚皮啊,恩将仇报的故事,比比皆是。
“马上要入冬,那冬天的棉被和棉袄呢?”倪建国关切的问道。这里比起上海还要冷上几度到十几度呢。
“这个早早寄出去了,路过县城邮局便可以取出来。”身边大包小包,都是比较名贵的东西,还有一些君君用惯的生活用品,外头放几件打补丁的衣服遮一遮。
“那得去公社一趟呢。”老村长慢腾腾给牛喂了几把草,半桶水,道。
倪坤抱君君上了牛车,找个不前不后的位置让她坐好,阿健已经爬上牛车,坐在君君身边,还道:“君君,你靠着我吧,牛车不稳的。”丁有健每年都会回爸爸妈妈身边过新年,是坐过牛车的。
“不会的,回村的路很平坦。”倪建国将一大四小的包裹送上牛车,笑着道。
最后,倪坤扶着张淑芬坐上去,将杰杰抱给她,自己和倪建国跟着牛车走。
牛车走不快,倪坤听老村长说着村上的事——
倪河沟,目前共五百多户人家。
八成是倪家人,祖上是一个祖宗的,有二成是外面逃荒过来的……前些年饥荒,村里没有饿死人,全赖早年出资建的几个小水库,当时水库也没水了,可下头有泉眼,还会冒水呢,就在几个水库种上红薯,大队长也是个机灵的,没有跟风报高产量,……还有倪家族人很是团结,没有露出倪河沟有粮食的风声,外姓人便是被盯着死死的,有人异动,便直接打折他的脚,再让懂医的族老给接回去,大队长还亲自送上了营养品和赔礼金。
……老村长很能讲古,而倪坤想着以后住下来,少不得与这地头蛇打交道,他家在村上名誉再好,也比不上人家几代族长加村长的当下来。
在牛车上,倪楚君依偎在阿健身上睡着了。
当她被拍醒时,已经是正午,爸爸已经抱着她在国营饭店里,给她叫了一小碗饺子,别人都是面。
“吃吧。吃完再睡。”倪坤低下用额头碰了碰她的光洁小额头,没有发热,温柔的嘱咐道。想着,下午自己抱着他吧,阿健那小丫抱了君君一路。
倪楚君只吃了八个,剩下了七个。
倪坤给阿健两个,给杰杰两个,留下的三个自己吃了。
从公社到倪河沟,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这段路是倪坤爷爷出资大修过的,而公社到火车站是公家修的,火车站到倪河沟还有一条直道,也是倪爷爷出资修的。
那两条路,可不好修的,为子孙计,能长长久久的使用下来,那是向下头挖了两三米,这是打地基呢,然后才将大小不一石头有序的放下去,一层层的垒起来。
一行七人,没有在公社久呆,取了几大包裹,又一次出发。
这一回,倪楚君被倪坤背着走,还有张淑芬也下了牛车,阿健抱着俊杰住在老村长身边,实在是那几大包裹太大了,重量倒只是一般般,不足两百斤。
倪楚君再次醒过来,已经到了倪家村。
三间石头屋子被打扫的干净,没有久未住人的感觉,屋高足有四米多高,上头便是横梁,便是瓦片,宽度一般,却很长,足有二十米长,加上四米多宽,有近乎九十多个平方。
这只是其中一个睡觉的屋子。
三间石头屋,东边屋和西边屋,中间是足有十米宽的堂屋和厨房。
睡觉的两间房子是分明、暗两间的,暗间放床,明间窗户下便是四米多长的炕,中间是实体墙隔开。
三个孩子睡西边屋,两个大人睡东边屋。
“君君是女孩子,睡里头,阿健带着杰杰睡外头。”倪坤直接分配道。
作者有话要说:唉,试一试,中午不睡觉,得补回来能……时间不够,心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