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被授为一等侍卫,又被提拔为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李四儿伸出如葱般的十指,数了数,天!
才十八岁啊,康熙也太厚待隆科多,太用人唯亲了吧!
今年是1697年,隆科多已经当差当老了,已经有十年之久,她得想想,想想如何下手啊?不知道原来的李四儿是如何让隆科多如此、这般宠爱她,宠得无法无天,宠得想上天……最后晚节不保。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因为属下违法,康熙帝责成隆科多没有实心办事,故而罢免其副都统、銮仪使的职务,仍在一等侍卫上行走……”念到这一段,李四儿捏着葡萄,咯咯咯的笑起来,终于被摞了。
“……康熙五十年(1711年),被授为步军统领,掌握京师警卫武力……”李四儿心道:又起复了,康熙在关键时,还是只信自己人,只用自己人。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被提升为理籓院尚书,仍署理步军统领,不仅专门委派他秘密监视被圈禁的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和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随时密奏二人的有关消息,还让他秘密监视京师内的宗室王公和部院重臣的动向……”这是,又被重用了。
“……雍正帝即位之后,因为隆科多拥戴有功,所以命他与大学士(马齐)总理事务,并且承袭一等公的爵位,被授为吏部尚书……很快就因为总理事务办得好,加封为一等阿达哈哈番,并令他的长子(岳兴阿)承袭;而他的次子(玉柱)从侍卫的身份被授为銮仪使……”岳兴阿,岳兴阿,这是李四儿的仇人,不明白为什么不一同毒死他?让他长大,让他承袭……李四儿摇头,她是不会让岳兴阿袭爵的,岳兴阿1692年出生,如今已有6岁。
“……当时,隆科多极其受雍正帝的宠信,称呼他舅舅而不称呼其名……雍正帝即位之初清廷铨选官吏,隆科多可以不经奏请,任意挑选,当时被称为‘佟选’……”李四儿摇头:过火了,过火了……不过人在其中,是很难把持住。
“……雍正元年(1723年),隆科多与川陕总督(年羹尧)一起被加封为太保……”
“……雍正二年(1724年),隆科多兼领理籓院的事务。充任纂修《圣祖实录》、《大清会典》的总裁,并且监修《明史》。不久又与年羹尧一起被赏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
“……雍正三年(1725年),隆科多被撤掉了步军统领的职务……次子玉柱因为品行恶劣,被夺职罢官,交由隆科多管束……因年羹尧之案,雍正帝责隆科多有意扰乱,削太保及一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命往阿兰善等处修城垦地……”李四儿道:来了,开始了,要清算了。
“……雍正四年(1726年),隆科多家仆(牛伦)挟势索贿,事发,逮下法司……雍正帝命斩牛伦,罢免隆科多的尚书职务,令他料理阿尔泰等路的边疆事务……不久,命他前去勘察中国与俄罗斯的边界……”
“……雍正五年(1727年),隆科多与沙俄谈判边境问题,即将成功,但由于结党营私,并私藏玉牒,雍正帝抓到罪证立即谴其回京逮捕、抄家……十月,定隆科多四十一条大罪,幽禁于畅春园……长子(岳兴阿)撤职,次子(玉柱)发配黑龙江……”这里对岳兴阿的处理方式,说明岳兴阿有问题。
“……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于禁所……”李四儿口里喃喃有词,若有所思的起身,伸了伸懒腰。
前天,花了两百来两置办下来的小宅子,瞧着十分不打眼,可位置也不是真偏僻,外面大街上拐入一条窄巷子便是了,胡同不长,四十多米。
宅子是一进的合四院,宅子内有口井,李四儿除了让人打扫了一遍,没有买人也没有请人……她有系统,自己又不是土著汉家姑娘,自己照顾自己没有一点问题。
李四儿在后世也看过几本热门的清穿文,隆科多必会出现一下,当然下场均不大理想,但是——可以说,在清一代,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
如果不是隆科多是她唯一的攻略目标,她也不去鸟他。
李四儿在院子内打圈儿,她呢喃着:“镶黄旗人,那便是驻安定门内,啧啧,距离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