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3年,春天
满十个月后,李四儿能颤颤巍巍的扶着墙站起来,不过还没迈出一步,一个屁股墩就摔倒了,惹得旁边的三儿咯咯咯直笑。
双儿见妹妹没哭,便又将视线收回来,继续听大姐报怨。
“……娘说爹爹身上有钱,如果可以爹爹能出三两银子,那娘就去几个舅舅家借来二两银子,送我去李绣娘家里学织布、绣花,娘说借二两,过几年就还他们三两银子,还可以让我立借据。可,爹爹不给,爹爹说钱是存着给弟弟的……可,哪里有弟弟啊。”
“姐,你也可以向爹爹立个借据,借三两银子,几年后,还他五两,到时有了弟弟,就可以用五两银子送弟弟去老秀才家,像爹爹小时候那般,五两银子可以上两年学啊……”双儿特别机灵,一听就听出了门道。
“对啊,对啊,双儿,你真聪明……”盼儿立马去找娘商量起来,爹爹又回去了小县城。
两月后,盼儿终于如愿以偿了,进了李绣娘那四方儿小天地,吃住都在那儿,只有旬休时回家与双儿嘀嘀咕咕。
每每在盼儿离开时,李四儿总是能观察到双儿难掩失落的双眸,可一对上四儿的懵懂目光,双儿立马笑了起来,低低地道:“二姐才不稀罕去了,二姐在家里陪着四儿,好不好?”
可,李四儿还是能感觉到双儿语气中的羡慕,当晚,李四儿就在翠花娘的怀里放置了五两银子。
翠花娘是个行动派的村妇,次日她便将双儿也送去了李绣娘家。
不过,她没有直接给李绣娘五两银子,她只给了一两银子,她说剩下的一年给一两,出师后还清,另外再送一两当谢礼。
李绣娘沉吟片刻,便同意了。
不同意也不成啊,十里八乡也就来了三个小姑娘,加上双儿也不过四个小姑娘,她起的房子可以住上八个小姑娘呢。
更何况,大家乡里乡亲的同姓人家,她又无儿无女的,李家闺女多,到时她就正儿八经收个徒,给她养老送终。
送走了盼儿与双儿。
李生财又不在家,李家一下子安静下来。既然生计不成问题,那翠花也不在盯着那两亩薄田,农忙时,就找两个村里的能干小伙子,一日二十文,一两天就搞定的事情。而,自己开始将养着身体,她要接着生儿子。
她就不想自己生不出一个儿子,她娘可是一连生了几个儿子呢,公公正是因为她家兄弟多,才花了一两银子当聘礼订下了她。
七月份的农忙一过,翠花如愿以偿的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