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话里言不由衷的意思简直不能更显眼了,对于唯一的女儿祯娘的满意,是人都能看出来,刚刚不过是在说反话罢了!在场的人精哪个看不出来。旁边就有金孝家的奉承道:“太太说差了,谁不知大小姐孝顺呢?七八岁的时候就晓得要替太太分忧了,到如今就更不消说。”
袁二家的的也道:“是呢!就是小姐来求太太办什么事,那也不像一般人,这么大的时候就是些玩玩闹闹的事情。换做小姐,那就必然是正经事情了,说不得家里要添什么家业!”
顾周氏这时候只是笑着道:“可别这样夸她,她也不过就是大家吹捧的厉害!说是总有些好主意,能帮上些忙。但她也也就是动动嘴罢了,下头的掌柜和伙计才是功臣,她也就是纸上谈兵,想的多些。真正去做,才知也是个小孩子家家!”
祯娘这时候进来,她们说话才完。祯娘可不知道自家娘亲和两个管家媳妇是如何不动声色地炫耀自己,她只是请安问礼,然后就把事情和盘托出了:“之前和娘说过的新作一样可替代火镰的货物已经成了,匠作和我给取名火柴,娘也试一试。”
顾周氏接过一盒递上来的火柴,倒是真有些兴趣,祯娘就在一旁教她怎么划着火柴。‘嗤’地一声,火柴头上冒出黄豆大小的光焰,虽然这是白日,没得晚间时候那么显眼,但是顾周氏还是像小孩子一样惊喜起来。
接连又划着了两根顾周氏才罢手,祯娘见了就道:“做的比之前‘点灯儿’要轻巧方便好用,但是安全的多,又便宜,您看这生意做不做的!”
祯娘把自己写下的计划拿了出来,上头清清楚楚地写明白要多少银子、多少人手,用在哪些事情上,真是井井有条。顾周氏说是要看,其实祯娘不写这样的东西,空口白牙说要正经开始做生意,她能不给?她只是看看祯娘是如何计划的而已,到了后头还没看完便道:“这事情好得很!你只管去做罢!”
作者有话要说:有亲想要理清盛国公府的关系,嗯,大概说明一下:
已经死掉的老盛国公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是嫡出的,文中的大夫人王太太就是大儿子现在的盛国公的夫人啦。王太太有两个亲生的儿子和一个庶子,大儿媳妇就是万氏,二儿媳是她侄女就是小王氏,也是出场率颇高的玉浣的娘亲,三儿子是庶子。
至于二房主要人物是安应榉,她是二房郑夫人的嫡亲儿子,同时也是玉润的老爹。
三房和四房是是庶出的,这也没什么好说的。至于那些女孩子的出身,总归就是各房里来,四房都有,嫡庶齐全,说到了就会顺嘴提一句,也不影响阅读,其余的有疑惑的可以在文后面问,我会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