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两日,春耕将至,眼见红玉事务繁忙起来,谢兰幽等人不便打搅,便提出告辞,红玉也不挽留他们,只是当天采买各色食材,亲自下厨,叫众人大饱口福。第二日,红玉亲送四人出城,待杨戬兄妹并小莲上了马,又向谢兰幽嘱咐道:“先生,山高水远,多多保重。”
小莲在马背上道:“红玉姐,我们都是有法力的人了,想来看你,咻的一下,就来了。”
红玉抬头看她,点头笑道:“是啊,我刚做神仙不久,忘了这事。”又对谢兰幽道:“千万保重。”
谢兰幽也笑着点点头,翻身上马,向她挥挥手,便同三人一道向东行去。红玉瞧着四人背影渐去渐远,消失在烟尘之中,才转身回城。
谢兰幽四人行至一处三岔路口,谢兰幽勒马停步,转过身来向杨戬道:“杨戬,谢谢你这几个月相陪,谢兰幽承你的情,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咱们也就地分手吧。”
杨戬皱眉道:“你不跟我回灌江口?”
谢兰幽道:“你这又是何必?我心里没有人,你心里的也不是我,你还是快快去找你心上人,免得有朝一日重蹈某人的遗憾啊。”
杨婵刚要说话,杨戬一抬手拦住她,脸色却是不好看了。他颇有些负气道:“三公主,既然如此,杨戬也不纠缠了。告辞!”
说罢,手中折扇在马上轻轻一拍,□□之马长嘶一声,抬起前蹄,直奔左边小路而去。杨婵看着他绝尘而去,又看看谢兰幽一脸茫然,竟不知自己方才有何不妥,顿时也生出几分气性,手中马鞭一扬,追杨戬去了。
谢兰幽由自不知哪里惹了杨戬,只好当他被说中心事,傲娇病又发起来,心中也不在意,放开缰绳,信马由缰,踽踽而行。她与小莲两个,到了附近城镇,将马卖掉,换了两头瘦小的青驴,化成两个游方女郎中,走乡串野,沿途或是义诊,或是授徒。更将昔年西岐时建立病坊灵女那套拿出来向各国国君、各部族长兜售。如此一来,谢兰幽的大名便不止中土,四大部洲之间,俱有耳闻。
世人得她惠赠,病痛渐少而寿数渐长;灵女得她教导,受人欺辱渐少而自保之能愈强。乡间得灵女守护,也不敢再轻视孤女弱子,于是世间怨戾之气渐少,谢兰幽的功德却是一日多过一日。且她医家弟子也好,各地灵女也好,总要同她联系,索性给她建起庙宇,充作此用。这庙宇越建越多,她的消息耳目也越发灵敏,世上虽有人瞧她不顺眼,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当做没看见她。
如此,谢兰幽自觉自己如今简直是事事顺心,件件如意。唯有一件,美中不足,便是小莲为人天真烂漫,实在不能担起她手下诸多事宜,谢兰幽很是手忙脚乱了一阵,无比怀念左有红玉右有竹君的日子。
红玉人远在凤仙郡,知道她左支右绌难以应付,特地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点播小莲,却也不见成效。幸好不久之后,竹君重塑身形,无天及时将人送了回来,解了此围,不然谢兰幽只怕要当变作古往今来第一个被累死的神仙。
就这样,数百年时光倏忽而过。
这一日,谢兰幽闲来无事,便去山间采些常见的药草,好供日后授课使用。刚采了半筐,忽然见到山溪下游,水道两分的地方,石头上立着一只长相奇怪的飞禽。说是它青鹞,羽色不青;要说是鹭鸶,顶上无缨;正琢磨着是不是鹳雀,就见溪中又来了一只鱼儿,只见那鱼生得似鲤非鲤,似鳜非鳜,摇头摆尾装模作样的游来了,见到那鸟儿,急忙转头,打个转儿就要走。
再看那鸟儿见了鱼,立时有了精神,一扑翅膀飞到眼前,张嘴就是一啄。谢兰幽心中正道:“鱼命休矣。”却见那鱼儿一摆尾巴,猛窜出来,竟在空中变作一条水蛇,哧溜一声,钻入草丛,飞似的逃命。
谢兰幽心中这才明白,这是碰上高人斗法了,急忙跟上去观战。但见那鸟儿举头四顾,一转身化作一只灰鹤,伸着一张尖尖长长的嘴儿,往草丛中狠啄那蛇。
水蛇见状连连躲过,跳一跳身子,变作一只花鸨,这次却不躲了,只立在水中小汀蒹葭丛中,作出一副呆呆笨笨的样子。
谢兰幽心中一乐,须知这花鸨不挑食的很,鸾、凤、鹰、雀与谁都相好,故而世人以为此乃鸟中淫物。这人故意变作花鸨,还作出这般样子,分明就是调戏对方,却不知道对手又是哪个,计不计较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