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他们!”“打!”“打死坏分子!”
“冤枉啊!我们没杀人放火,也没抢劫!我们是来走亲戚的!真的,李秉文,李蓁蓁!”
这时候,街坊们也意识到情况不对,刚才听到着火,这会也没见哪里着火了,难道打错人了?
“真的,我们就是来走亲戚的,李秉文就住在这里,他生病了,我们是来看望他的!”
“不会真是误会吧,我昨天听街道办的伍大妈说,那个扫大街的李秉文好像是生了什么了不得的病,叫什么,唉……瞧我这记性。”
“对,我也听说了。”
“你们真是冤枉好人了,我们没干坏事。”
“那刚才是谁在喊?”“对啊,我也听到了。”
李蓁蓁躲在大门背后,看到形势急转直下,知道自己必须出面了。
“各位叔叔阿姨,刚才这两个人跑来我家,抢了粮食就跑,我不认识他们!”
李丙子顿时急了,“大侄女,你怎么睁眼说瞎话呢,我是你丙子叔!”
赵春花也急了,“就是,我们真是亲戚。”
李蓁蓁嗤笑:“哪家亲戚像你们一样,不打招呼就把家里的口粮都抢走了?这不是贼是什么!你们手上拿的袋子,上面还有我画的记号,这就是贼赃!”
“好啊,居然还敢骗我们,把他们抓起来!打!”
赵春花混乱了,怎么就变成贼了,张口就喊:“怎么没打招呼,你爸爸不就被我们气得吐血了吗?”
话一出口,看见李蓁蓁似笑非笑的表情,就知道坏了,急忙补救。
“说错了,不是我们气的,李秉文就要死了,我们让他把房子过给我们,谁知道说着说着他自己就吐血了,我们真是冤枉的。”
李蓁蓁眼里噙着泪,可怜兮兮地说:“叔叔阿姨们,你们家里有这样的亲戚吗?说是来看病,把我家的口粮都抢了,一粒也没剩下,让我和我爸爸吃什么!我家的房子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过给他们!他们一进来,就想抢我家的房子,把我爸爸气得吐血还不够,还抢了我家的粮食,就是想生生饿死我爸爸!”
李丙子急红了眼:“小贱人,你胡说!我跟你爸是亲戚,你爸死了,遗产当然是我的,现在只不过提前拿了点粮食而已,你个丫头片子,以后还得靠我们,等你爸死了,看我怎么治你,我……”
听到这里,邻居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跟李秉文做了这么多年邻居,有些人当年还在李秉文家里做过工,怎么就不知道他有一个这样的亲戚。恐怕就是听说李秉文快死了,上门来打秋风的,居然还敢欺负人家的女儿!
看到李蓁蓁可怜的样子,领居们瞬间正义感爆棚。
住在隔壁的老申冷笑一声:“哼!你算哪门子亲戚,还遗产都是你的,你的脸真大,比天-安-门还大!人家老李自己有女儿,哪里轮得到你来继承遗产!还敢抢人家的粮食,当我们剪子胡同的人都是死的吗!”
不错不错,申老头很有斗争经验嘛,一句话就把所有剪子胡同的人都给代表了。
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李秉文虽是“资本家”,大家平日里不敢走太近,但是很多人以前受过李家的恩惠,现在李家都让人欺负到家里来了,人都同情弱者,他们当然要帮忙说两句。
“就是就是,我认识李秉文三十多年了,从来没听过有你这么个亲戚。”
“谁家里有这样的亲戚,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
“抓住他们,把他们送到公安局!”
李丙子和赵春花被众人推来推去,冷汗都下来了,直到此时才舍得把粮食袋子放下来,嘴里不住求饶。
“误会误会,都是误会,粮食还给你们,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让你走了吗?啊?这里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吗?”
突然,“别跑!”“快!抓住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原来,李丙子和赵春花看事情不能善了,再待下去恐怕还要受皮肉之苦,下定决心,找准一个方向,埋头就跑,还真让他们突破人群的包围,一瞬间跑出去老远。
人群里一些热血少年看见了,还追了几步,一边追一边喊:“滚,滚得远远的,不然见你们一次,就打你们一次,哈哈哈哈哈……”
李蓁蓁亲眼目睹了邻居们的彪悍,心里直感慨,六十年代好,谁要是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谁就是自绝于人民!
李蓁蓁来到厨房,手脚伶俐地忙开了。
拿了个大盆,倒一点空间里的酵母粉,加温水化开,再倒入精白面,加水将面团揉至光滑,放在温暖的灶台上,盖上纱布让它发酵。
拿出大白菜和空间腊肉,切成片备用。大铁锅里热着油,趁热放入蒜头爆香,顿时一阵浓烈的蒜香味弥漫了整间厨房。
这时候,将腊肉和大白菜倒入锅中,大火翻炒,一时间,热油接触到大白菜上的水分,噼里啪啦一阵响。
不用炒很久,这道菜要的就是大白菜爽脆的口感,快出锅时放一点盐,就做好了。
这盘大白菜炒腊肉,卖相极佳。由于油放得足,每一片白菜叶子上都裹上一层薄薄的油光,闪闪发亮。
白色的菜帮子、青色的菜叶子和红色的腊肉,色彩对比强烈,更显得白的白、青的青、红的红,令人一看就口舌生津。
给炒好的菜盖上盖子保温,这时候面团也发好了,分成十个大小均匀的小团子,揉至四面光滑的圆形,放进蒸笼里加水蒸煮,十几分钟后就可以出锅了。
想到陈建国是军人,说不定爱吃辣,又拿了个小碟子,放了一些空间里的辣椒酱,跟馒头、炒菜一起端去正房。
陈建国坐在房间里,早就被一阵阵扑鼻的香味扰乱得心神不宁了,还没等李蓁蓁进去,就忙不迭开了门,双手抢过菜饭,快步地走回房间。
“蓁蓁,你这手艺真棒,我刚才就闻到香味了,可馋死我了。”
“那您待会多吃点。爸爸,我扶您起来吃饭了。”
陈建国看到有辣椒酱,非常高兴,“蓁蓁,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这口?我当兵的时候,就爱吃这辣椒酱,没有了它,真是吃啥也不香。”
“嘻嘻,我猜的。”
“蓁蓁,你真聪明,嗯嗯,好吃好吃。”
陈建国边吃边竖起大拇指,自从他一个人来了京城,家里冷锅冷灶的,很久没吃过一顿像样的家常菜了,一时间什么也顾不上,埋头大嚼。
让李蓁蓁看见了,产生了一种喂猪的错觉。满头黑线,有那么好吃吗,最后,十个大馒头就被陈建国一个人干掉了六个!
李蓁蓁暗暗下定决定,以后不能让陈建国到家里吃饭了,真是太能吃了。
不知不觉间,天边的云彩悄然褪去,月亮升上来了,夜空就像用水洗刷过一般,没有一丝云雾,蓝晶晶的,又高又远。
送走陈建国,李蓁蓁把他带来的军大衣和军被拿出来看,都很厚实,冬天用正好。尤其是军被,正好可以套上新做的被单,这下就不用担心使用了空间里的棉被,增加了暴露的风险。
李蓁蓁从空间里面拿出新衣服和新被单,去了李秉文屋子里。
“爸爸,你快看,我给你做了新衣服,你试试看。”
“不错,真好看。”
“这是仿制的军装,我也觉得好看,你快去试试。”
“好,你也穿了给我看看,咳……”
父女两人换好衣服出来,都焕然一新,互相看了看,开心地笑出声。
李秉文摸了摸身上的新衣服,心中感慨,自从自己病倒了,蓁蓁倒是快速成长起来,跟以前相比,再也不是一团孩子气了,越来越能干,连自己都穿上新衣服了。
李秉文心里很是安慰。
李蓁蓁又套上军大衣试了试,特别暖和,就是有点太长,都到脚踝了,不过这样也好,等到了冬天,就能把全身都围了个密不透风,再不用担心会被冷到。
她又把军被装进被单里,把李秉文原先的铺盖都掀了,这些破破烂烂的旧东西都不要了,全部换成新做的。
做完这些,李蓁蓁拍了拍手,心满意足地看着焕然一新的床铺,连忙让李秉文躺下来。
“爸爸,来,躺下试试,怎么样?暖不暖和?”
“嗯,很暖和。”
“那就好,我也做了新的,这个冬天就不会冷了,真好。”
李蓁蓁最近有了一件新的烦心事,自从买了六十几块钱票,李蓁蓁大手大脚地,又买吃的,又买用的,又买穿的,很快就用完了。就连李秉文交给她的五百多块钱零钱,也只剩下一半了。
这下可急坏了李蓁蓁,空间里的东西虽好,但大多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自己还是需要购买符合时代特征的商品。
再这样下去,不就坐吃山空了么,必须想办法赚钱,买更多的票。而且,最要紧的还不是赚钱,而是票票票,没有票就是有再多的钱也没用!
李蓁蓁不打算再去找那个剃板寸头的票贩子,她决定自己行动起来。
什么地方的人票最多,当然是那些国营大工厂的工人了。这年代,工人的地位特别高,钱和票都是不缺的,但是物资紧缺,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应该会有需要的。
李蓁蓁进了空间,精心挑选起来,必须是这个年代也有的,并且是紧俏的,最后选择了五样,都是散装的,分别是精白面、大米、鸡蛋、腊肉和红糖,把它们一一称好重量,除了鸡蛋,其他都按照1斤的分量来分开包装。
至于价钱,李蓁蓁也想好了,就参考国庆节特供的高价粮食的价格就行。
李蓁蓁穿上自己的战袍,那件破旧的棉袄,身上斜挎着一个破烂大布袋,打算把它作为从空间里拿东西的掩护,脸上化着掩饰的妆,又用那条破旧的黑色围巾围住头脸,信心满满地出了门。
找了一家大型的机械工厂,来到家属区,李蓁蓁耐心地等着工人们下班,她是算着时间过来的,因此没一会儿工厂就下班了,工人们从大门口走出来,陆续往家的方向赶。
李蓁蓁打算专找那些三四十岁的女工人,她们大部分都是一个家庭的大管家,家里上有老的下有小的,应该很需要粮食。
李蓁蓁瞅准机会,快步走向一个女工人,凑近了小小声地问:“同志,需要粮食吗?”谁知道这个女工人看都不看她一眼,径自往前走了。
难道是自己说话太小声了她没听到?
嗯,应该是这样。
李蓁蓁又找了一个女工人,这次声音大一些,“同志,要买粮食吗?”出乎预料地,这个女工人也不理她,倒是瞟了她一眼,就走开了。
怎么回事?难道这些人都不需要买吃的?
(作者只感谢【晋】【江】读者的喜欢,爱我就来【晋】【江】浪呀。)
“限量供应精白面了,凭票购买,明天欲购从速,欲购从速。”
提前一天,胡同里响起了热闹的广播声,居民们磨拳擦踵,准备买粮啦!
早上六点,李蓁蓁就出门了,自以为已经起得很早了,到了供应市场一看,人山人海!
粮店、蔬菜门市、副食品门市前面全部排着长队,几辆大卡车停在路边,车斗里装满鸡、鸭、鹅和一扇扇猪肉,车斗前面摆着案板,售货员们现割现卖,同样排着老长的队伍。
别人都是全家老少齐出动,有些甚至从半夜就开始排队了,老人裹着棉被,半大少年端着小板凳,随着人群慢慢移动。
李蓁蓁只有一个人,要是按照一个一个地点去排队,恐怕还没排到她,东西就卖完了,怎么办?
突然一群小屁孩从她身边打打闹闹地走过去,李蓁蓁眼前一亮。
今天忙着买粮,全家人都出门了,小孩子们留在家里不放心,只好带出来了,太小的由大人抱着,那些四五六七岁的就在路边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