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西还有呼罗珊、钦察诸部,贝都因人的沙漠区域,米迪亚塞尔柱等等国家和地区。
因为大殿占地十分之广,所以帝国群臣只能看到这里,再往西的那些地方已经看不清楚了。
由于很多人都是初次见到这幅完整的世界地图,心中难免极度震撼,所以李南给了群臣一些缓冲的时间。
当众人的震惊之情渐渐缓解之后,李南带着大家来到吐蕃诸部所在的藏地,站在这里望着西方那广阔的疆域,李南问道:“你们现在还觉得藏地是无关紧要之处么?你们还觉得我们的国家已经很大了么?你们还感觉没有功勋可以获取了么?”
在场的文臣还则罢了,武将们见到西方和北方的广阔之地,那真是双眼放光。
因为对每一位武将来说,他们最怕的就是国家没有敌人和战事,历朝历代的武将在这种时期都会遭受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毁灭性的打击。
武将要想升官发财,青史留名,那只有开疆拓土和从龙之功。
别人不知道,可是军中将领却都知道皇帝李南乃是绝顶高手,估计再活百年都不意外,因此发现了这么辽阔的未知之地后,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兴奋和喜悦。
李南发现这段时间因为没有战争的缘故,所以帝国内部出现了很多矛盾。
类似于一些小矛盾,李南可以想办法解决,可是各民族和各地域的百姓之间的融合问题,却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消弭掉的。
再加上因为皇子产生的派系问题,这也是很多臣民眼界太低的缘故,所以李南想到了后世美国常用的一招。
美国国内的矛盾不少,因此掌权者就经常使用转移视线大法,这样只要有了来自国外的威胁和战争,那么就可以让民众看到国家的作为,以避免失去对国家的信心。
有了这些外部的目标之后,可以凝聚帝国百姓的民族自豪感,让所有民众的情绪高涨,同仇敌忾。还有利于加速各族之间的融合,让国家上下团结一致。
经过宗泽和交通部其他大臣的发言,李南想起自己前往藏地时的情形,也感觉将此事想的过于简单了。
李南知道想要修建道路连接藏地困难很多,不过这件事却是非做不可的。
毕竟要是没有了跟帝国相连的道路,那么本就偏远的藏地百姓,就会自然而然的跟中原地区的其他民族的隔阂越来越大。
而且藏地也是未来向西发展的一个基地,所以建造道路之事,不管多难也势在必行。
“提利昂,卡琳娜,你们说一说,在藏地修路之事的可行性!”
提利昂作为帝国的内政大臣,他早知道李南的意图,可是此时此刻,他也不得不实话实说起来。
“陛下明鉴,臣认为此时不是建造藏地道路的好时机。
帝国多年来战争不断,直到跟金国最后一场大战后才算安定下来,到了今天也不过和平了两年。
如今帝国南方新占领的真腊地区,北方金国割让的长白山以北地区,以及其他区域都在大发展。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今帝国全境都有基础设施在建造中,帝国的财力和物力被消耗的极为严重,目前根本没有能力在藏地进行这样大的工程。”
接下来财政大臣卡琳娜奏报道:“帝国全境税收最然每年都在增长,可因为支出较多,国库内已经没有存款了。”
卡琳娜的这个说法还算是比较委婉,因为李南设定的税收极低,再加上用于教育、水利和交通等事情上的支出较多,所以实际上她更想说的是帝国财政已经入不敷出数年了。
先后有两名足以信任的内阁大臣,走出来劝阻在藏地修路之事,这足以证明所有臣子都不赞成此事。
面对一片反对之声,李南考虑了良久之后,对众臣说道:“朕知道藏地修路之事艰难,但此事必须要做,虽然现在有很多困难,但朕相信人定可胜天!”
“既然修建艰难,那就慢慢修,朕不要求交通部门几天就建好这条路,但每天哪怕修筑一米也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