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人的历史来看,印度对于外来入侵基本上没有怎么反抗,而且很多外来民族,那是只要到了印度,立马可以站稳脚跟。后来的大英帝国,来到印度后也是很轻易的占了印度,而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国家和民族几乎是不可能的现象。
根据后世对印度历史的研究,很多专家学者给出了一些理由。
首先,印度人根本不觉得国家被入侵。因为印度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印度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主体民族,那里有上百个民族,所以没有国家归属感,也没有民族认同感,对于他们来说,谁来统治都一样。
其次就是因为印度的种姓制度统治,而种姓制度是稳定印度大陆的基础制度。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印度高种姓大家族为首的统治,每个地区基本上都是几个家族或者王公,而广大的首陀罗和贱民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入侵的军队搞定地方的王公和家族大佬,其实就搞定了整个印度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印度人的战斗力很弱,即便是到了后世,懒散也是这个族群的特点。既缺乏抵抗意识,又缺乏战斗能力,所以只能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民族了。
这些都有些扯远了,李南跟艾麦尼聊得最多的还是关于他在吐蕃、青塘和西夏的见闻。
虽然帝国情报局也向外派出了很多的秘谍,但难得遇到这样一个不属于任何势力的商人,所以李南更想从他这里得到一些中立的看法。
艾麦尼游走在各国之中,因为商人的身份,他既跟吐蕃的王族和贵族打过交道,也跟底层的百姓和农奴接触过。
如今吐蕃诸部正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此过程中,佛教在西藏再度兴起,形成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众多教派。
在西藏大地上,各地的世俗封建势力分别与不同教派结合在一起,相互间明争暗斗,除了要抵御来自西夏人的攻伐之外,他们互相也进行着长期的战争。
乱世给普通的百姓和农奴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数量庞大的底层吐蕃人,都希望能够早日结束这样的生活。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李南走进这个散发出阵阵腥膻味道的帐篷,西域商人在一边的包袱里翻找后,十分小心的取出一些饰品来。
这些饰品的风格不一,李南拿起一条珠链好奇的打量起来。
这条项链是由一百多颗各色宝石组成的料珠项链,还有还有四颗圆鼓形的“蜻蜓眼”珠,相比于华夏传统的饰品,西域外族人更喜欢用鲜艳色彩和珠子的形状来表现出层次,珠饰的大小也错落有致,看起来极为漂亮。
西域商人拿出来的精美饰品不少,而且风格有四五种之多,李南当即命人取来几袋金币,直接将他的这些货物都买了下来。
估计这个西域商人也没想到会遇到这个阔绰的客人,一下子就将自己带来的货物买走了大半,大喜之下,连忙拿出果品和饮料招待李南。
相比于历史上的其他皇帝,李南吃东西就省事多了,因为他百毒不侵,所以并不需要从人验毒,再说跟这个西域商人也是萍水相逢,所以并未在意。
拿起一枚红艳艳的枣子,李南品尝之后赞道:“这应该叫做椰枣吧?看来你来自极西之地的沙漠?”
西域商人没想到李南竟然认得椰枣,连忙说道:“大人真是博学多识啊,我叫艾麦尼,是贝都因人。”
“贝都因人?”
李南细细思索贝都因人的来历,他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们贝都因人是不是信奉教的大食人?”
“对,对,对!”艾麦尼连连点头,“你们华夏人都喜欢叫我们大食人。”
大食人也就是阿拉伯人,在历史上依靠宗教,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也就是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强大的时候,甚至跟华夏的唐国有过交锋,只不过花无百日红,这个帝国后来也逐渐变得衰弱起来。
难得遇到一个来自阿拉伯,还可以流利说汉话的商人,对如今世界形势很好奇的李南便跟他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