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知秋一叶阴差阳错的得到了对方的信。
李南摇摇头,不禁感叹这世界太小,知秋一叶误进大牢居然还能遇到自己的熟人,当即展开信看了起来。
“恩公李南惠鉴:自上次分别之后已有数月,弟本已回乡,不想刚至县内,就被贪官污吏无故投进了大牢之中……”
这封信明显是匆匆写就,所以并不算长,李南几眼就看到了底部,只见落款写着采臣再拜的字样。
“原来是多灾多难的宁采臣啊!”看到这个名字,李南颇为感概的叹道。
李南原以为自己代替他跟聂小倩好上了之后,宁采臣的命运就会改写,没想到当初千年树妖还是派人抓走了他,而现在他又陷入了麻烦之中。
被贪官污吏抓进大牢,这在李南的眼中不算什么事,在这个时代,估计只要几锭银子就可以轻松解决。
话虽如此说,熟悉官府之事的李南却担心宁采臣做了别人的替死鬼,因此吃罢了酒宴之后,便带着知秋一叶向宁采臣的家乡靖安县而去。
有了李南这个有钱人,两人自然在县里买了几批好马,好酒好肉的也带了不少留着路上吃。
出城之后两人纵马疾驰,路上无事,李南对知秋一叶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你既然是昆仑派的术士,不但会各种法术,身手也算了得,为何对钱财如此重视?”
“李兄有所不知啊!”
知秋一叶似乎经常被人误解,所以他无奈的说道:“昆仑派早已经不是以前的昆仑派了!几千年来门中人才逐渐凋零,各种高深的典籍和法术也慢慢失传,自从师父去世之后,现如今的昆仑派也只剩下了我和师妹两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九天神皇手机版阅读网址:
李南数次听到过天地大劫的说辞,但是他一直没搞懂这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为什么正道的修真者全部都要躲起来。
如今听到白石大师说起此事,李南连忙问道:“敢问大师,到底何谓天地大劫,这劫难与我人族又有何危险?”
“关于天地大劫之事,贫僧知晓的也是不多,不过既然两位都是正道之人,又为了白云出生入死,尽显侠义之心,那贫僧就将师门长辈所说的转述一番吧。”
白石大师回忆了一下大悲寺主持等高僧,关于天地大劫之事的讨论后,这才开口说道:“所谓天地大劫,就是天道降下来的劫难。”
“天道非人,非物,亦无情,乃是天地间万物运行的变化规律。根据大悲寺历代高僧的推测,平衡和削弱一些太过强大的存在,这就是天地大劫的原因。”
“自上古以来,天地间已经出现过数次大劫,每一次都有无数到达三界顶峰的各族强者陨落。而俗世之中,每当盛世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必然就会迎来生灵涂炭的时代,这就是天道削弱和平衡的表现。”
说到这里,白石大师冲着李南和知秋一叶,诚意劝道:“如今人间昏君当道,百姓民不聊生,天地大劫的预兆已经出现,你们还是躲一躲,待劫难过去后再出来行侠仗义吧!”
听了白石大师的这番话,李南有所领悟,当即抱拳谢道:“多谢大师指点,在下真是茅塞顿开!但我有不得已的苦衷,无法遁世躲避,只能明知前路有险,也要直接面对!”
白石大师叹道:“正所谓人各有志,各安天命。若贫僧不是大悲寺的弟子,恐怕也会跟施主一般勇往直前,为这世间扫除邪魔,善哉!善哉!”
为李南答疑解惑之后,白石大师抛出妖僧静真的那件圣衣袈裟,随后带着白云小和尚站在漂浮在空中的袈裟上就要离开。
白云小和尚望着李南,有些不舍的说道:“李大哥,有缘的话,咱们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李南虽然也不舍得小和尚离开,不过如今世间太过危险,还是让这个小家伙回大悲寺更为安全稳妥一些。
目送着两位僧人乘坐袈裟向北方飞去,李南叹了口气,回头望向乱糟糟的慈寿寺,赶紧带着知秋一叶去善后。
这些年来慈寿寺上香还愿的百姓太多,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在这里求得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