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了!不好了……”一名亲卫满脸惊慌之色高呼着冲进行宫,可惜他的话还未说完,身后就传来了枪声。
亲卫的后背上出现了几个血洞,直接摔倒在地,从他奔来之处闪出了一群身穿蓝色军装,手持火枪的士兵,为首之人乃是个一脸冷酷之意的女将军。
“来者何人?可知这里是什么地方?”见到有人闯入,守在赵佶身边的禁卫统领,当即拔出腰刀怒声问道。
为首的女将军扫了一眼在场诸人,指着坐在红木椅子上的赵佶,轻描淡写的吩咐道:“呵呵,除了他,其他人胆敢反抗,那就都杀了吧!”
“好大胆!”禁卫统领大怒,连忙指挥其他卫士上前杀敌,不料对面的阿莎和帝国海军士兵,齐齐拔出腰间的短柄火枪,冲着他们开始射击。
砰砰砰砰的连续枪声中,所有冲向门口的禁卫,身上都冒出了血花,全部被帝国士兵打成了筛子。
禁卫们纷纷倒在血泊之中,仅剩的那名禁卫首领,连忙持刀挡在了徽宗赵佶的身前,可惜阿莎没有给她任何面子,左手短枪击中他的胸口,右手长刀全力横斩,锋利的刀锋直接切断了对方的脖颈。
咕噜噜……
禁卫首领的大好头颅掉落在了地上,满腔热血泼洒在了身后徽宗赵佶的身上,将他染成了一个血人。
闻到这股浓重的血腥味,阿莎还算清秀的俏脸上,出现了兴奋的神色,而徽宗赵佶则被这种巨变惊到,几秒钟后,惊惧交加的赵佶直接被吓的昏厥过去。
“哈哈哈……”阿莎踢了一脚倒在地上的徽宗赵佶,得意的笑道:“把这个宋国的狗皇帝给我绑了!”
就在阿莎带着精锐分队闯进行宫的时候,整个扬州城也是枪声大作,所有入城的帝国海军都高呼着:“抵抗必死!投降不杀!”
一一二五年四月,中华帝国皇家海军黄海舰队,在阿莎葛雷乔伊将军的率领下攻下扬州城,歼灭宋军两千余人,擒获宋国太上皇赵佶,东京留守童贯,领枢密院事蔡攸等大臣数百名。
享尽艳福的李南刚刚乘车来到永州,一队快马疾驰的帝国信使便从后方急追而来。
李南有些疑惑的从信使手中接过这封红漆封口,由国防部送来的紧急密信,打开看了看,随后不禁笑了起来。
这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写的也不是坏消息,反倒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当日完颜宗翰率领西路军攻到东京城附近时,徽宗赵佶和大量的宫妃,以及文武百官都被吓得落荒而逃,一直逃到了淮南东路的扬州城才停了下来。
徽宗赵佶到达扬州后,便以此处作为临时的大本营,连续下达了三道命令。
一是“淮南、两浙州军等处传报发入京递角,幷令截住,不得放行,听侯指挥。”意思是,不许东南各地官府向都城东京传递任何公文,命令这些地区“听候指挥”。
二是“杭、越两地将兵,江东路将兵,及逐州将兵,及土兵、弓手等,未得团结起发,听候指挥使唤,先具兵帐申奏”,“如已差发过人数,幷截留具奏”。意思是,不许东南各地驻军开赴东京勤王,并且将路过镇江的三千名两浙勤王兵截留下来作为自己的卫队。
三是“以纲运于所在卸纳”,即不许东南各地向东京运送包括粮食在内的任何物资,要求各处关隘渡口严守纪律,没有行营签发的通行证一律不许通过。
宋徽宗之所以下达这些命令,他自己的解释是,希望官府公文与粮食等“毋令敌得”,因为当时东京已被金军包围。其实,他可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不想让金人获悉自己的行踪。
宋徽宗在扬州城开始设立行宫,缮营宫室,移植花竹,购买园地。可惜的临时逃亡的他,手头并没有多少钱,除了依靠扬州城府衙的支持外,他还给江浙各地官府写信,让他们也给予经济支持。
然而徽宗赵佶毕竟已经退位,成为了太上皇,所以他的要求遭到了不少地方官员的抵制。这让宋徽宗的心情变得很糟糕,他在扬州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就在完颜宗翰率兵攻打东京城,就在徽宗赵佶待在扬州躲避金人的时候,克雷斯率领皇家陆军第二集团军攻向两浙路,斯巴达克斯也率领皇家陆军第一集团军,向江南东路发动了攻击。
大宋先跟帝国军争斗了几场,随后二次北伐辽国,再经过跟西夏的战争,连番打下来,国内的百万大军耗损严重。
前些时日,徽宗赵佶为了制约李纲和种师道,又给刘延庆下旨抽调各州府的兵马,因此两浙路和江南东路已经没有多少防守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