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流着鲜血的皇位

北宋的无限旅程 翼孤行 2332 字 10个月前

不久后,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是为隋文帝,国号隋,北周覆亡。

当然,杨坚绝对不会留下前朝的皇帝不管,随即派人害死失去了皇位的北周静帝宇文阐,宇文阐终年九岁。

隋文帝晚年颇受诸子的困扰。先是软禁三子秦王杨俊;接着将长子太子杨勇贬为庶人,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后有将四子蜀王杨秀贬为庶人。不久后隋文帝驾崩,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隋末唐起,但李家为了争夺皇位,自然也免不了腥风血雨。

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治下海内升平四夷宾服,贞观之治被誉为垂风万代。

然而帝者无亲,霸者无情,尸山血海铺就漫漫帝王路,从来不止是敌人的,也包括自己血亲骨肉的。兄不兄、弟不弟、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俱在一场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事后,担心自己安危的皇帝李渊,只能拱手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再后来,就是后周的重臣赵匡胤夺了孤儿寡母的江山,他实在不想他的子孙再这样失去皇位,就导演了一场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虽然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按理来说其位应该传给其儿子,可他的弟弟赵光义和烛影斧声的疑案,让赵光义登基继位一事充满疑点。

时间到了今时,在徽宗赵佶知晓金国两路大军马上就要兵临东京城之时,病重的他选择将帝位禅让给了不情愿接受的太子赵桓,可是当危机解除之后,病情好转的赵佶后悔了。

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上,自从有了皇帝制度,对皇位的争夺就从来没有休止过。

其中有与外人相争的,不过更多的是与自家人争。

不管是至亲的父子、母子、叔侄、兄弟,都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权利宝座,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历朝历代之中也有皇帝主动让出皇位的,但是那些争夺皇位的人,争夺的是由皇权带来的巨大利益,而那些让出皇位的,更多的却是在推脱一国之主的责任。

自从秦始皇统一华夏以后,便开创了皇帝制度,把帝王的权力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可是他没有想到自己那么快就会死亡,也就没有来得及安排由谁来接他的班,中国的皇位争夺战也由此拉开序幕。

胡亥开始并没有准备争夺皇位,因为在他上面至少还有他的哥哥扶苏。

那时虽然没有明确嫡长子继位制,但至少也应该由秦始皇指定接班人。而秦始皇却突然死了,这个巨大的制度漏洞,就为赵高这样的野心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通过游说胡亥和李斯,最终把胡亥扶上了皇位。

胡亥当上皇帝以后,最担心的并不是能不能治理好国家,而是怕他的兄弟争夺他的皇位。于是,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把他的兄弟全部处死了。

随后建立的汉王朝,虽然没有上演胡亥那样的皇位争夺战,但对皇权的争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汉惠帝即位后,大权却一直在母亲吕后手里,对于任何想要触动手中权利的人,吕后这个能把韩信都杀掉的女人,可是绝对不会留情,不管他是谁!

王莽由于是皇太后王政君的侄子,所以在朝廷才能得到重用。可是,随着王莽权力的逐渐增大,他也就渐渐不安分了。终于有一天,向他姑姑要了玉玺,自己当皇帝了。

提到历史,不得不说两位皇帝,那就是秦皇汉武。

秦皇就不必说了,他虽然想让自己建立的国家延绵万代,却仅仅二世而亡。

汉武帝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