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考虑了一番其中利弊,李南说道:“目前天下的形势并不太好,你家国主的忧虑也有些道理,但我镇南国乃是宋国姻亲,最近两国的关系也大大好转,本王若是跟你西夏立了盟约,那岂不是舍大求小么?”
李至忠焦急劝道:“王爷,宋国现在急于北伐,这才对您宽厚,若是等宋国夺回燕云十六州,那镇南国必定是宋国最想除掉的目标啊!”
“哈哈哈……”李南朗声大笑道:“你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是你别忘了,我镇南国可并不怕宋国来攻。”
李南走下高台,来到李至忠面前问道:“宋国的十五万西军精锐就在这桂州城下败逃!本王问你,宋国还有多少西军敢来攻我?”
“这……”被李南身上散发的强大威压所迫,而且这个问题又难以回答,这位西夏来使竟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片刻后,重新定住心神的李至忠,放弃了两国结盟之事,转而求肯道:“王爷,其实小臣此来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久闻镇南国万物齐备,而宋国经常利用开闭榷场贸易,对我夏国进行牵制,所以恳请王爷允许两国开展交易。”
李南知道西夏最想得到的货物是茶和铁,但是不管是宋国、辽国都严禁铁器这种战略物资外流,所以不管是西夏,还是吐蕃诸部,很多百姓的家里连铁锅都没有。
西夏主要的输出品有羊、马、牛、骆驼、盐、玉、毡毯、甘草、蜜、蜡、麝香、毛褐、羱羚角、硇砂、柴胡、苁蓉、大黄、红花、翎毛等。但是受到宋辽青睐的西夏青盐,拥有大片海疆的镇南国根本就不需要,其中唯有马匹才算是重要的货物。
琢磨着其中的关窍,李南不动声色的淡淡说道:“好了,此事本王已经知道了,容本王思量一番。”
见到李南有逐客之意,李至忠不敢再说,连忙说几句客套话起身告辞。
西夏来使离开后,李南冲着充当秘书的露迪娅问道:“还有哪里的使臣没见呢?”
露迪娅习惯性的魅然一笑,拿起手中名单说道:“在偏殿等候的有吐蕃六部的头人,以及高丽朝鲜国公李资谦派来的使臣,还有一位来自岛国的女子,她说是王爷的旧交。”
李南这次迎娶大宋的帝姬,不但惊动了两国上下,消息还传到了周边的国家中。
前几日忙于准备婚礼,李南没有时间去操心其他的事情,所以刚刚安抚完顺德帝姬,他便在王府的银安殿中召见了各国来使。
首先进殿的是来自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顺派来的使臣。
其实现在镇南国与西夏并不接壤,对于西夏竟然派来使节,李南还是颇为意外的。
西夏这个国家是由党项人在华夏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自从建国后,这个深陷四战之地的国家就没有安稳过。
西夏跟吐蕃打过,依附过强大的唐朝,因为立过不少功劳,故而被御赐了‘李’姓。
五代十国时期,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称臣”,用左右逢源换来该地的统治地位和大量的赏赐。
大宋立国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对这些异族势力下手,从此以后,西夏和宋国的真正就没有停止过,而宋国最精锐的西军就是在长期对抗西夏的战斗中成长起来的。
就在几年前,跟辽国关系密切的西夏还跟宋国大打出手,双方互有损失,最后在辽国的弹压下,两国才继续保持了和平。
如今金国大兴,占据了辽国的大片山河,辽国皇帝天祚帝被追的四处逃窜,高丽袖手旁观,大宋趁火打劫,却唯有西夏派出了五千兵马去援助西京。
西京失守后,西夏皇帝李乾顺得知辽天祚帝逃入阴山,又遣大将李良辅领兵三万前去救援,不得不说两国的情谊还真是深厚。
这次西夏派来的使臣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皮肤虽然微黑,但相貌不俗,知书达理,尤其是汉话说的极为流利,看来是个见过大世面的家伙。
“西夏使臣李至忠参见镇南王!”走进银安殿后,见到正中高台的龙椅上端坐的李南,西夏来使连忙躬身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