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李南有些震惊。
听到这些自己从东京城带来培养的孩子,还有从最初就跟随自己的孟离死去,李南感觉心中一阵阵绞痛。
半响后,李南沉声问道:“大宋统兵的人是谁?为什么我们会被打的这么惨?”
李道成代替扈冰答道:“大宋先前的经略安抚使张琦被斯巴达克斯率兵轻易击败,半年后,从东京城派来一个文官,此人叫做张书夜。”
“张书夜?”这个名字李南感觉有些熟悉,努力回忆了一会,这才想起这个人的来历。
张叔夜,字嵇仲,开封人,官宦之后,少时就喜谈军事,长大后以祖荫入仕任兰州录事参军。
兰州地处当时宋朝边境,依恃黄河天堑为固,每年冬天黄河结冰时,都要处于戒备状态,以防羌人入侵。
张叔夜认为长此以往,不是办法,于是亲自过河勘察,发现有一个叫天都的地方,是五路之间的要冲,羌人每次入侵,都先要在此地集结。张叔夜根据附近地势,夺得大都,在大都建了一座叫做西安州的可戍守的城池,以此扼守西北边境。
此举有力地遏止了羌人的侵袭,为朝廷缓解了边疆不安定的忧患,同时也免除了以往士卒濒河困守、累月不得解甲的劳顿之苦,从此兰州再也没有羌患。
其后张叔夜担任过襄城、陈留知县,以及舒、海、泰三州知州。宋徽宗大观年间中为库部员外郎、开封府少尹。不久后又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张书夜依靠祖荫入仕,依靠戍守兰州的功劳进入文官序列,不得不说他是一个绝顶的聪明人。
唐末五代武人专政、叛乱频仍,殷鉴不远,北宋历代皇帝和文臣都或多或少猜忌防范武将,部分文官甚至奉“重文轻武”为祖宗家法。
宋太宗时期更加防范那些功高善战的武将,多用谨慎平庸之辈为主帅,并滥用监军和外戚,这是太宗时期对辽作战多次重大失败的原因之一,名将郭进和杨业之死就与监军有莫大关系。
宋真宗当政时,有文臣提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儒帅的传统,“出将入相”并不罕见。文人统兵不会像武将那样骄纵跋扈,拥兵自重,文人指挥作战多有方略智谋,而武将仅凭一夫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