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没成想,小娘子就像没发现他这个大活人似的,步速丝毫没减。

云实下意识地想要避开,转念一想,却又没动。

果不其然,小娘子就这样一头扎进了他怀里。

云实咧开嘴,趁着小娘子抬头的工夫,又很快恢复了面无表情的模样。

苏木的表情原本是吃惊的,等看清面前的人之后,又立即绽开笑脸,“诶?好巧!”

她的语气里带着不加掩饰的欢快和惊喜,云实的心情也跟着明媚起来。

他温和着眉眼,点了点头,认同了小娘子的话。

苏木也不嫌他话少,自顾自地说道:“秋千做好了?今儿个傍黑能用不?”

“做好了,明天开了声就能用。”云实耐心地回道。

苏木这才想起来,先前苏丫他们谈论过,刚埋好的秋千不能用,必须由村里的长辈们主持着燃些竹节、听听声响,才能往上站人,这就叫“开声”,图个吉利。

“说好的,帮我们家那两个小孩子占好位置,他们可一直盼着呢!”苏木毫不脸红地走着后门。

云实认真地点了点头,想想又加了一句,“放心。”

苏木笑笑,突然觉得,把事情交给云实这样的人,还真没什么不放心的。

苏木看看左右,“你这是打算去哪儿?”

“去舅舅家吃饭。”云实如实说道。

苏木扬着柳叶般秀美的眉毛,笑道:“你没提前报饭吧?”

云实点了点头,他向来都是这样,不在药园吃的时候就来姚贵家,随时来随时走,有啥吃啥,从来没提前说过。

苏木拍拍他的手臂,玩笑道:“大娘他们都去酒庐了,中午不回来,临走前把金娘姐姐交给我,可没算上你的份。”

云实木着脸,沉默了好一会儿。

等到苏木险些以为玩笑过头,想要补救的时候,他终于开口说道:“我吃得不多。”

苏木没忍住,扑哧一声,开怀大笑。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还真是准,一大早,窗外就响起了沙沙的雨声。

苏木披着长衫站在门口往外看,天地间灰蒙蒙的一片,多少有些压抑。

苏丫懊恼得在屋子里直跺脚,“昨儿都和银娘姐姐说好了要去河边挖甜根,怎么就下起雨来了?”

苏娃鼓着小脸,一声不哼就要往外冲。

苏丫眼疾手快地扯住他的领子,斥道:“下着雨呢,干啥去?”

苏娃闷着嗓子回道:“荡秋千去。”

苏丫敲敲他的脑袋,笑道:“云实哥肯定早就绑起来了,开了声才能用,你现在去了也是白去。”

苏娃撇撇嘴,蔫头蔫脑地冲进院子里,趴在猪圈边上拿着棍子逗小黑猪玩。

好在,雨不大,苏娃待的地方也有槐树遮挡,苏丫犹豫了一下,最后也没说什么。

苏木笑笑,丢给她一个赞赏的眼神儿。

苏丫就像得了夸奖似的,高高兴兴地坐在门槛上剥起了豆子。

要说下雨天,苏家最高兴的莫过于两只小白鹅了,这是它们出壳后第一次见到雨。

两只小鹅如今将近两个月大,苏娃从来没有亏待过它们,每天都要带它们去河边觅食,还时不时地抓些小虾米给它们吃。

因此小鹅们长得十分壮实,原本黄色的绒毛早早地就换上了一身白羽,间或夹杂着暗灰的翅毛,倒比别人家的小鹅看上去更威武些。

此时,苏娃把它们从鹅栏里放出来,有模有样地嘱咐了好些话,比如,不许糟蹋长姐的药圃,不许在院子里拉尿,不许乱叫等等。

小鹅们起初还摆出一副乖乖听讲的样子,然而刚一脱离苏娃的桎梏,便撒了欢似的朝着门前的水洼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嘎嘎”地叫。

苏娃气得直嚷嚷,急吼吼地跟在后面追,倒把苏木姐妹两个逗得咯咯直笑。

好在,吃过午饭不久,天就放晴了。温暖的阳光照在湿漉漉的槐树叶上,让它们显得更加鲜嫩。

苏木正准备换衣服出去,便听到外面有小孩子在喊:“小木姐姐,石头哥让我叫你们去荡秋千!”

苏木推开窗子一看,是个壮壮实实的小汉子,看样子有些眼熟。

小汉子透过窗子看到她,有板有眼地说道:“小木姐姐,石头哥说让你带着二丫姐姐和苏娃过去,最好快点,竹子已经砍好了,等着我爷爷到了之后就燃起来,再之后会比赛看谁荡得高,万一去晚了就排不上了!”

“晓得了,辛苦你跑一趟。”苏木给苏丫使了个眼色,苏丫会意,连忙从糖罐里抓了把花生酪,小跑着递到小汉子手边。

起初他还不好意思收,还是苏丫硬塞到了他衣兜里。

“零嘴而已,你安心收下,给云实哥递个话,我们稍后就过去。”苏丫大大方方地说道。

小汉子点点头,看了院子里的苏娃一眼,转身跑走了。

苏娃顿了片刻,闷着头跟了上去。

苏木加快速度,不过几个呼吸的工夫,便换了一身轻便素净的衣服。

银白色的立领上衣,窄袖,对襟,裰着一溜盘扣,简单大气;裤子是外穿的款式,宝蓝色的厚实布料,宽大的腰带,脚腕处收口,缝着系带——苏木就是这样一副打扮出现在了苏丫面前。

小娘子眼睛一亮,惊喜地问:“哪里来的这身衣裳?从来没见阿姐穿过!”

苏木笑笑,心里滑过一丝暖流,“从我娘生前的衣橱里翻出来的,我也没见她穿过,想来应该是出阁前的衣服。怎么样,我穿着还合适吧?”

苏丫猛点头,“好看!”

苏木有些不解,原本以为会遭到反对来着,“你不觉得怪异?”

苏丫哼了一声,“谁敢说这样的酸话?阿姐是这十里八乡最俊俏的,无论穿什么都是应该的,别人要是羡慕就让她们自己去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