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柳成荫,林翰原本只是想发个英文版出来方便外国读者而已,根本没想着要赚多少钱,他在亚马逊上面的定价都才4.99美元,别的书大多都是12美元以上的。
没有人去推动这本书的发展,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影响着这一切,成功的小说在取得成功跟进步之后,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跟进步,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
被更多的读者以及作者看到之后,《我,机器人》这本小说终于焕发出无限的活力来,作为地球上经典科幻小说之一,它迅速被这个世界的人们所接受、喜爱。
好书从来都不缺乏关注度,之前地球上面的一些小说,比如《饥饿游戏》这种级别的科幻小说也大受欢迎,不仅小说卖得好,电影票房更是大爆特爆,成为一个能在北美拿年度票房冠军的电影。
一些真正的大咖以及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开始阅读小说之后,《i,robot》的发展正式进入到了快车道。
几天后,迈克-雷斯尼克率先在facebook上面发飙了自己的看法,“《i,robot》当得起任何的赞誉,它是一部超乎寻常的小说,作者流畅自然的翻译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曾经28次提名雨果奖并拿下其中5次的科幻作家,迈克-雷斯尼克还拿到过11次星云奖提名,以及科幻小说终身成就奖“云雀奖”,他的这番话拉开了赞誉的帷幕。
以色列著名科幻作家拉文-缇达尔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彻彻底底的杰作,对这书用这个词一点也不过分。”
这个评论并不是发在网上,而是发布在亚马逊购书之后的五星评价里面,被眼尖的读者们给翻了出来,然后硬生生顶到了最上面。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未来学者,拥有空间科学博士学位的物理学家、nasa顾问大卫-布林也罕见的在社交媒体上面发布了这样的书评:“充满想象力的小说,作者详细阐述了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让我们意识到人工智能真正的问题所在,有机器人三则就能平安无事的度过几个世纪吗?han-lin告诉我们,再好的法则也有漏洞。此外如此流畅的翻译让我觉得惊喜,这是任何一个对科幻怀有真诚激情读者的必读物。”